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正文

京津冀环保“突围”:环保一体化率先迈出步伐

Eedu.org.cn 作者:杨维汉 韩洁 巩…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9/23

  “我们保定市现在执行的是河北省的新标准,民用散煤、蜂窝煤的硫含量都要低于0.4%,过去省里标准是0.6%,现在按照北京的标准都改成0.4%了。小数点后面数字变一点,我们要补贴很多钱。”河北省保定市发改委副主任闫海清对记者说。

  烧散煤对大气的污染重。为了把煤烟污染降下来,保定市刚建了几个大型洁净型煤生产配送中心。

  为应对“浓雾围城”、“十面霾伏”,国家提出要把治理大气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率先在大气污染协同防治上取得进展,通过区域协同发展统筹治理大气污染。

  防治大气污染区域协作破题需要顶层设计。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公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行动计划”。同月,环保部等部门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环保一体化率先迈出步伐。

  实施细则提出,到2017年底,北京市要调整推出高污染企业1200家,天津市钢铁、水泥产能控制在2000万吨和500万吨,河北省钢铁产能压缩淘汰6000万吨以上……一系列“硬指标”倒逼产业结构调整。

  治理污染,跨界最难。今年4月修订的环保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为京津冀“环保一体化”保驾护航。其中明确要求,“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

  “协同防治”,尤为迫切。今年5月,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会议上,国家提出要把治理大气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率先在大气污染协同防治上取得进展。

  京津冀开啃“硬骨头”。京津冀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预案和联动响应机制;水利部组织编制《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利专项规划》,提出京津冀地区以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为重点,偿还生态环境欠账;津冀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明确煤质要求,减少散煤使用;京津两市近期签署“1+5”合作协议,其中特别强调“协同开展污染治理”……

  上半年国内空气质量较差的前10个城市中,京津冀占了8个,邢台、衡水、邯郸等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

  面对重污染天气,环保部副部长翟青表示,一些工作体制、机制、制度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区域联防联控还有很大的强化空间。对重污染天气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多位专家表示,京津冀三地发展阶段不一,产业结构也不相同,自身具备环境治理的能力也层次不一,所以在三地寻求协调一致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确存在困难。

  京津冀排放、耗能等标准不一,缺乏统一的产业准入要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信息共享等基础性工作还有待加强;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尚需时日……区域协作防治污染还面临众多难题待解。

  相较京津,河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更强烈的阵痛。初步测算,河北省完成各项压减任务,将影响1800亿元产值,涉及上百万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生态文明室副主任王海芹说,最有力的抓手就是要改变对京津冀地方政府的激励和考核机制,推进京津冀三地协调机制。“京津冀加强合作,需要一个良好的协作机制,当前应从统一三地污染排放标准入手。”

  但相对于统一排污标准等行政治理手段,王海芹更希望未来三地协同治污攻坚战中更多引入市场化手段,让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相互配合,为三地限定减排总量,通过碳交易等市场化治理手段推进三地环境治理。(记者 杨维汉 韩洁 巩志宏)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