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别等天旱地陷才爱水惜水

Eedu.org.cn 作者:武卫政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16

  今年以来,与水有关的事件接连不断。先是广西龙江河镉污染,直接威胁柳州人的饮水安全。再是云南遭遇连续三年的大旱,重庆多个县区出现旱情。同时,城市地面沉降、路面塌陷,山村惊现大坑、地缝的消息也不时见诸媒体,专家认为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地层缺水是各种地陷的重要原因。

  不得不承认,水污染和水短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绝大多数水污染由人为排污引起,而且水污染导致可用之水减少,其结果是水更加短缺。不少水短缺是过度用水及人的其他不合理行为所致。人们习惯于说干旱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但别忘记毁林开荒、草原过牧、围湖造田、拦截河流等等人类行为,也是造成干旱的原因。

  国家为防治水污染、防止水短缺,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如果没有这些“硬杠杠”,全国水污染、水短缺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可是,有了这些“硬杠杠”,肆意排污、过度用水的问题依然突出,水污染、水短缺的情况依然难以让人放心。

  问题出在哪儿?有人说是“硬杠杠”不够硬。比如环保部门发现企业违法排污,只能要求企业停产、限产,却无权关闭。企业宁愿交罚款,也不愿认认真真治污,因为交的那点罚款与它赚的利润相比只是九牛一毛。这种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治污困局,至今没有缓解。

  有人说是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比如说节约用水,政府部门既要大力倡导,也要加强管理。高尔夫球场用地下水养护草坪,城市里洗浴中心遍地开花,大街上随处可见自来水洗车,家庭洗菜洗碗及卫生间用水无节制也比比皆是。种种不节水的行为,暴露着管理的不足。

  还有人说,归根到底是许多人没有爱水惜水的意识,“不排白不排,不用白不用”。要做到爱水惜水,不能光想着水为人用。地球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水资源在地下、地表、空中循环,总量是有限的。地球上的水不仅要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且要满足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的需要,人类滥用水资源,必然招致大自然疯狂的报复。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应当敬畏自然,只有心存一个“敬”字,才会真正做到爱水惜水。

  爱水惜水,就是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水资源。不能无节制地取用江河湖泊和地下水资源,不能肆意往江河湖泊排污,要保证有足够的、干净的水来滋润生态系统。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要考虑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短缺地区更要“以水定发展”。

  防治水污染,防止水短缺,怎么强调节约用水都不为过。节约是为了少用水,用水少,污水也少。全社会的用水需求是刚性的,不能指定谁能用谁不能用,但某些环节用水总量过大和水的利用效率不高,造成的浪费型用水也确实触目惊心。强调节约不能流于空喊,得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综合手段调节用水行为,让节约者尝到甜头,让不节约者付出代价。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出问题,必然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局部地区的旱情、个别地方的地陷、一部分人喝不上干净的水等等问题,一再给人们敲响警钟。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每个人都该想想怎么对待水。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