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宜居城市

Eedu.org.cn 作者:刘应安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3/1

  ◆刘应安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将生态环境问题上升到国家治理能力的高度,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提出了实现绿色发展的一系列新举措。对于城市建设而言,要紧紧抓住绿色发展的有利时机,精准筹划和准确把握城市绿色发展的整体布局和发展方向,自觉践行绿色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宜居城市建设,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4.77%,城市数量近650个,建制镇近两万个。城镇化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能源和环境压力。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发展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势在必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2015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城市工作,强调要更加重视做好城市工作,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增强城市宜居性。为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绿色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宜居城市建设,坚持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城市生态文明之路,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城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宜居城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当前,要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生态优良、环境宜人、服务完善的宜居城市建设。

  第一,坚持生态宜居的发展方向,科学制定城市发展规划。

  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是推进城市绿色发展的前提条件。坚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做好城市“十三五”总体规划、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生态环境、综合交通、市政设施、公共服务、城市旅游等专项规划,努力形成一整套科学完备的城市规划体系,更好地指导城市开发建设。要着眼于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地位,科学划分城市功能片区,确定城市各片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同时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着力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让城市的空间布局既体现历史风貌,又凝聚现代气息,凸显出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

  第二,坚持绿色优先的发展思路,不断提升城市生态水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推进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要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两篇文章一起做,一方面加强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贯彻新环保法及一系列环境法律法规,严格环境准入,严把项目审批,实现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治理、从事后处理到过程控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密监管污染企业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对大气、水体、地下水和土质的影响,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排污,谁付费;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落实处罚整治措施,有效避免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性和持续性。另一方面,加强生态建设,着力提高城市绿容率、绿视率,构建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河道水系,促进林业生态建设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完善水生态保护格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青山常在、碧水长流、鲜花常开、空气常新的山水森林城市,让良好生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动力”。

  第三,坚持产业升级的发展路径,着力发展城市绿色经济。

  转变发展方式是推进城市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技术研发创新水平,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推进产学研军协同创新。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聚焦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电子制造及信息服务、资源循环利用及节能环保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科学用人机制,加快形成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发展制度优势。加快构建众创空间。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聚集区、高校、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加快建设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支持虚拟众创空间发展,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开源技术,打造“互联网+”创新平台,建设“互联网+”创业社区,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载体,为创业创新者提供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的线上交流和资源链接服务。

  第四,坚持适度超前的发展原则,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网络。

  配套完善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是推进城市绿色发展的根本支撑。按照优化结构、完善功能、适度超前、统筹规划的原则,大力加强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贯彻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服务产业发展的理念,以突出区位交通优势为中心,以实现市内通畅、市外通达为原则,以提升能力、强化枢纽、完善设施、公交优先为主要内容,加快航空、铁路、公路、水路、运输枢纽场站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构建区内畅通、区外通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现代能源支撑系统,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新要求和能源利用方式新变化,实施“内节外引”的能源战略,坚持节能优先、扩大引入和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并重,着力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断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建设和谐水利支持系统,围绕重点水利工程,增强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和保障能力,加快构建复合型、多功能的现代水利网络。建设高效信息网络系统,以“宽带中国”建设为引领,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全面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及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宽带普及范围,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促进信息化发展水平提升。

  第五,坚持对外开放的发展政策,打造国际化品质城市。

  适应国际经济格局发展新趋势,加快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与全球经济体系的深度融合,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在巩固传统国际市场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兴发展市场,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发挥外资促进技术和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提高出口竞争力。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强化区域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能源资源、经贸产业和人文交流合作。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为实现城市转型升级创造有利的条件,使越来越多的城市成为环境优美、人文和谐、生态宜居的国际化、高品质之城。

  第六,坚持共建共享的发展目标,提高城市公众参与度和获得感。

  加强宣传教育,强调政府引导、企业社会责任和公众参与。如果没有人的行为文明,再好的环境也会遭到破坏。生态文明理念要体现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公众参与绿色社区建设、参与公益性活动的能力。引导城市居民从自身做起,尽可能购买绿色建筑,使用节能电器;改变“出门就开车”的习惯,尽可能绿色出行;从小事做起,如垃圾分类、爱护公共卫生,重拾“菜篮子”,循环使用包装物,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模式。

  作者系河南省洛阳市政协主席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