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别让“限塑令”只给商家带来商机

    [内容预览]

    | 2008-7-6 15:00:05
        “限塑令”实施已经一个月了,作为刚满月的“限塑令”到底对环保起了多少作用,是否被消费者逐步认可和接受?还需要让实践来检验。然而,让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是,在某种意义上,“限塑令”在客观上为商家起了另类的生财之道,让商家在“限塑令”的紧逼之下,把本该赠送给消费者的塑料袋卖给了消费者。而商家成了名副其实的赢家,赚取了这笔无形的财富。   

    [阅读全文]

  • 发展低碳经济大有可为

    [内容预览]

    | 2008-7-6 10:36:58
    目前,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着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低碳经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可以说,低碳经济将成为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  无庸讳言,低碳经济既是人类社会通过低碳经济国际合作创建和谐世界的一个机遇,也是对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挑战。  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均GDP由2000美元至4000美元的工业化中期的爬坡阶段,经济高速增长至少还可以持续20~30年,

    [阅读全文]

  • 中国:绿色之战

    [内容预览]

    | 2008-7-6 10:32:23
    北京的自来水能直接喝吗?  半年前,北京奥组委新闻中心主任李湛军经常会面对这样的提问。现在,随着水立方和鸟巢奥运测试赛的先后举办,见识过场馆中可以直接饮用的自来水管的韦伦们,再也不会向李提出类似问题。  韦伦是法新社北京分社记者。他和来自路透社、美联社、彭博社等外国记者们一样,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就是环境问题,诸如北京的蓝天标准是否与国际标准一致、沙尘天数如何得到有效控制、北京的空气质量能否符合马拉松

    [阅读全文]

  • 节能减排:大国在行动

    [内容预览]

    | 2008-7-6 10:28:23
    不得不说,目下的环保,已经不仅是政府维持可持续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选路径问题,环保正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政治话题。  “《京都议定书》签订之后,国际政治的压力,就像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样,悬在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的顶上。”马军认为,这种压力会越来越大。  中国政府当然可以通过外交手段避其锋芒。譬如,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甚至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签订《京都议定书》;中国作为

    [阅读全文]

  • 保护长江鱼类,一个必须重视的话题

    [内容预览]

    | 2008-7-6 10:20:30
    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知识创新工程10周年座谈会上,中科院水生所曹文宣院士建议全长江禁捕10年。曹院士指出,滥捕导致长江流域渔业资源衰退,“再这样下去,长江就没有鱼吃了!”(7月5日东方网)   有关保护长江鱼类的话题,已经是一个老话题,一个经常被提起,但又难以引起真正重视的话题。   据有关专家介绍,由于环境的污染和无节制的捕杀,长江鱼类正在急剧减少,仅长江江苏段存活的鱼类,就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

    [阅读全文]

  • [原创]“限塑令”离我们还有多远?

    [内容预览]

    | 2008-7-5 14:36:42
    限塑令已经执行了一个多月,到底成效如何?为此,浙江林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展开多方面、多层次的调查,出路于各大超市、商贸、菜市场等地,探求“限塑令”实施后的具体成效。    7月5日,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赴临安暑期实践服务团的7名学生来到浙皖农贸市场,以采访、问卷、查访等多种调查方式,了解一个月后的“限塑令”的成效。据一位专营环保塑料袋的女士透露,目前市场上的销售人员依旧吃老本,用着以往积累的塑料

    [阅读全文]

  •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内容预览]

    | 2008-7-4 8:58:23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加强政府引导。政府应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地方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使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扶持一批农民率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搞好典型示范带动,激励更多的农民自觉发展

    [阅读全文]

  • 草原专家:中国草地退化最主要原因是管理失当

    [内容预览]

    | 2008-7-2 17:17:47
        “中国草地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退化,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草地资源的管理失当。”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在呼和浩特召开的2008世界草地与草原大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任继周认为,造成草地荒漠化、承载力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因素。   &nbs

    [阅读全文]

  • 秦大河院士:冰冻圈变化影响我国水安全

    [内容预览]

    | 2008-7-2 9:12:18
    本报北京7月1日电(记者齐芳)中科院院士秦大河,在近日举行的院士大会作学术报告中表示,冰冻圈变化对亚洲和我国的水安全有突出影响。   他介绍说,我国冰冻圈作用区是亚洲长江、黄河、塔里木河、怒江、澜沧江、伊犁河、额尔齐斯河、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等10条大江大河的源区,冰川、冻土和积雪对这些江河水资源的形成与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他说,短期内,冰川的加速萎缩可导致河川径流增加,随着冰川的大

    [阅读全文]

  • "限塑"的"后遗症":决策岂能"按下葫芦浮起瓢儿"

    [内容预览]

    | 2008-7-1 22:42:12
        “限塑令”是个好事,可以限制和减少塑料袋带来的“白色污染”。但是,很多百姓也在犯愁:购物没了塑料袋,随之而来的便是家庭生活垃圾没了包装袋。“限塑令”会不会治理了白色污染,却又带来垃圾污染?    众所周知,就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城市居民来说,购物塑料袋在完成从商场到居家后的“包装袋”使命后,接下来首当其冲的新用途

    [阅读全文]

  • 倪维斗院士:加大“电阻”控制能耗总量

    [内容预览]

    | 2008-6-30 14:2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研究了20多年能源,如今却“越搞越迷糊”。让他这个“老能源”越来越疑惑的是,国家设定了未来若干年能源消费总量的规划目标,近几年却被一次次突破,原来的规划屡屡成为“一纸空文”。在第七届中国科学家论坛6月28日的会议上,倪维斗为此大声疾呼:如不采取强有力措施抑制能耗总量像“脱缰老虎”般的强烈冲动,后果不堪设想。 国土不能承受之重 在题为《控制能源生

    [阅读全文]

  • “华南虎照”事件,迟到的公正也是进步

    [内容预览]

    | 2008-6-30 12:01:33
        自陕西省答应“给个说法”之后,人们对“华南虎照”事件的等待一直耐心而坚韧。     这种坚韧,出于对真相的渴望,更出于人们的信念——坚信正义一定会被兑现,相信事情必将水落石出。      因此,当6月29日上午,陕西省政府新闻办通报“华南虎照片事件”调查处理情况,宣布所谓“华南虎照

    [阅读全文]

  • 吴良镛:资源短缺和建设量大是城乡间最大矛盾

    [内容预览]

    | 2008-6-30 10:27:50
        “中国城市化急剧发展,规模浩大,已经被证明不适合我们的西方发展模式,今天仍在中国上演。”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今天(26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呼吁:中国城市化不能单纯走西方道路,特别是美国的发展之路,城市分散、汽车化、郊区化、高级别墅、摩天大楼等……这一套不能照搬。因为能源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制约,西方的发展模式我们学不起。   &nbs

    [阅读全文]

  • 宏观经济新形势及其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影响

    [内容预览]

    | 2008-6-27 11:09:32
    宏观经济形势及其调控政策会对节能减排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经济增长的速度、产业结构变化、资源能源价格、产品贸易等宏观经济发展的状况对能源消耗总量及其效率、污染物排放总量及其强度有直接作用。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及国家调控政策动向,把握其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影响应该成为环保部门的一门必修课。与年初的情况相比,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对节能减排工作可能产生新的挑战和机遇。综合各方面的分析观点

    [阅读全文]

  • 环境标准何妨因地制宜?

    [内容预览]

    | 2008-6-26 17:41:49
    灰霾天气还能算良好吗?一年中灰霾天气达133天,却有330天超过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这却是去年广州市的空气环境状况。  灰霾是空气中的颗粒物在一定的条件下造成的气象现象。而按照国家标准,仅仅检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纳米10粒径)3项标准。空气中污染物的成分复杂,即使这3项标准都超过国家二级标准,但却不可能从根本上减少灰霾天气。对此,在今年的广东“两会”上,有专

    [阅读全文]

  • 保障粮食安全要谋求大平衡

    [内容预览]

    | 2008-6-26 1:04:16
    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人均耕地仅1.4亩,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0%,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粮食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1995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发表了《谁来养活中国》一文,预言到2030年中国的粮食缺口将达2.16亿吨,超过世界贸易粮的总量,中国的粮食问题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近来,国际粮价飞涨,仅2007年一年,国际粮价就上涨了42%。粮食储备下

    [阅读全文]

  • 关停小火电机组是我国电力节能减排当务之急

    [内容预览]

    | 2008-6-24 9:32:47
    新华网昆明6月23日电(记者浦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日前在昆明表示,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是当前我国电力工业实现科学发展、清洁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一项当务之急。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已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2351万千瓦,占“十一五”关停目标的47%,这些小火电机组关停后,每年可节约燃煤296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0万吨。  张国宝

    [阅读全文]

  • 美中能源环境合作具有世界意义

    [内容预览]

    | 2008-6-24 9:30:39
    “如果中国人像美国人一样消费能源,全球能源消耗将会翻倍,需要再有5个沙特阿拉伯才能满足石油需求,中国自己也需要生产其当前产量6倍的煤炭。”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能源和气候专家钱德勒这样描述这一几乎无法持续的世界能源前景:大房子、大电器、大汽车……美国家庭消耗的能源远远多于中国家庭。美国自工业革命以来造成的气候污染也远远多过中国。面对全球变暖的现实,发展中国家不应效仿美国的生活方式,而是应更明智、更

    [阅读全文]

  • 中国可持续发展 须坚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战略

    [内容预览]

    | 2008-6-23 9:31:50
        中美第四次战略经济对话将能源作为主题之一,从一个侧面显示出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中国如果要维持发展速度,能源问题将是头号战略问题。     在全球能源消费市场上,中国是“后来者”——中国的能源需求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才开始显现,这时全球石油资源的控制格局已经形成。作为“后来者”,中国如何挤进规则已定的游

    [阅读全文]

  • 节能减排:提高认识 强化管理 共同行动

    [内容预览]

    | 2008-6-20 14:13:09
        在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改革发展中,交通运输部召开了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视频会议,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的部署和要求,总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经验,部署下一阶段的任务和工作重点,这对于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资源能源问题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已把节约资源

    [阅读全文]

1057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