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头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是黄河从发源地流出以后经过的第一个县,黄河干流在玛多县境内约300公里,源区河流众多,沼泽湿地广布,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罗棋布。全县2.5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就有大小湖泊4077个,被誉为高原“千湖之县”。
由于水域面积大,这里的湿地资源也比较丰富。但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受全球气候变暖、持续干旱以及过度放牧等综合因素影响,黄河源区的草原退化加剧,水域面积减少,湿地资源呈明显萎缩之势。
从2003年起,当地政府开始实施大规模的退牧还草工程。2005年,投资75亿元人民币的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启动实施,黄河源区被列为核心保护区,由此,黄河源区湿地资源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
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源区最大的湿地资源分布区。目前,两湖周边151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已被列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湿地保护范围,其中水域面积1218平方公里,沼泽近292平方公里。同时,玛多县境内的星星海地区总面积达415.55平方公里的区域也被列为三江源湿地保护范围。
玛多县副县长万玛加说,投资350万元的扎陵湖、鄂陵湖国家级湿地保护站将于明年在玛多县建立。另外,黄河源区黄河河域、托素湖、黑海、岗纳格玛措等地区众多的湿地资源目前也得到有效保护,曾经萎缩的湿地面积正在逐步恢复。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省南部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地区。黄河源流从约古宗列地区流出,沿途汇聚了众多小溪后便注入源区最大的一对“姐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出湖之后便形成干流奔涌而下。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黄河源头玛多县重现“千湖”美景 黄河源头区出现水草丰茂的喜人景象 黄河源头第一县有望再现“千湖之县”之美景 植被覆盖率达到65% 黄河源头玛多再现“千湖”之景 黄河源头搬迁禁牧 保护黄河源头生态 玛曲小城七年禁用塑料袋 湿地资源遭破坏严重 中国立法保护湿地刻不容缓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