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何以成为绿色家园?
发展替代生计,帮助群众获取经济效益
绚丽的藏寨、盛开的野花、穿着民族服装的藏民,来到宝兴县硗碛藏族乡,人们都会被这里浓郁的藏乡风情所打动。
在硗碛藏族乡的石桥上远眺,可以看到远处的夹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宝兴县是世界第一只大熊猫发现并命名的地方,有法国传教士在四川省最早修建的教堂,有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有国家自然保护区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一个,是四川省西部生态旅游大环线上的重要部份。
记者来到当地藏民杨元国家做客,一边品茗着当地出产的高山清茶,一边听藏民讲述当地的故事。
通过他们的讲述,记者得知,硗碛藏族乡的藏民们原本不住在这里,由于建设水电站,他们的土地被征用了,搬到这里,在政府的引导下从事生态旅游替代原来从事的种养业。
杨元国告诉记者,由于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林,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山上时常有野生动物出没。每年到了四五月熊猫发情的日子,他们甚至可以听到山上熊猫的叫声。现在村里旅游从业人员达到四五百人,人均年收入由过去的2000元提高到5000元。
“长江项目”宝兴示范区项目办项目经理张明伟告诉记者,为了减少藏民从事种养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资源,宝兴县积极引导藏民从事生态旅游业。
例如,为保证硗碛藏族乡藏寨的房屋质量,保存藏寨浓郁的民族特色。硗碛藏族乡的藏寨是由政府统一规划施工建设的。此外,政府还出资选派藏民去云南丽江学习开办农家乐的经验,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带动藏民投身到生态旅游业中。如今,生态旅游业已经在宝兴县渐渐壮大起来,成为宝兴县新的支柱产业。
除了发展生态旅游业,“长江项目”还在宝兴县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推广种植替代。
宝兴县被誉为“青衣净土”,有牛膝、天麻等野生名贵中药材1200余种。宝兴县把中药材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成片的中药材基地,又带动了大山药蜜产业的发展,去年,宝兴县的养蜂达到2000群,年产药蜜10吨,养蜂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新来源。
此外,宝兴县还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种植高价值经济果木,以带动当地发展“果木栽种——林下养殖——休闲农家”的生态农业模式。
雅安市副市长、宝兴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小林说:“宝兴县之所以能够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和谐发展,最重要的一个经验是当地实施了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发展了生态经济。生态资源是宝兴的第一资源,生态优势也是宝兴的第一优势,发展生态经济理所应当地成为宝兴县域经济的第一形态。”
相关链接
什么是综合生态管理?
由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实施的“长江流域自然保护与洪水控制”项目(以下简称长江项目)的一个近期目标是在长江上游建立生态功能示范区,示范如何通过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实施,实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其中一个示范区就在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
综合生态管理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概念。指在一定时空尺度上对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的一种综合管理战略和方法。它要求充分认识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及其与人类社会、经济和生产系统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自然的需求和价值,采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运用行政的、市场的和社会的调整机制和参与机制,解决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的问题,以达到创造和实现经济的社会的和环境的多元惠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长江项目”宝兴示范区工作内容包括:在宝兴示范区建立一个负责实施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地方指导委员会;制定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规划;协调林业等相关部门的项目,调高当地物种的种植比率,以改善野生动植物生镜;建立缓冲区和廊道,对保护区人员进行培训;在保护区周边及生态功能保护示范区的关键地区设计和开发可持续替代生计;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等内容。
目前,“长江项目”宝兴示范区工作进展顺利,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专家呼吁加大沙漠遗产保护力度 携手山门党支部 共建绿色新家园 长江流域33所学校携手保护母亲河 培育“自然的”城市 长江流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研讨会开幕 小手拉大手建绿色家园 “绿色家园倡议行动”在上海启动 守护绿色家园 齐齐哈尔市环保专项行动取得成效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首次实现由增到减转变 推进生态建设 创建绿色家园 善待自然的回报超乎想象 西双版纳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筹建工作正式启动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