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秸秆焚烧时:直接还田不如推广综合利用
最近,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养洁教授和河南省科学院原副院长陈荣峰研究员联名向科技日报社河南记者站反映秸秆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建议大力推广先进、高效的秸秆利用技术。
两位老科学家说,秸秆焚烧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老问题。本来在前两年已经取得较好效果的秸秆禁烧,今年秋收期间在一些地方又死灰复燃,京珠高速公路河南段内两侧狼烟动地,能见度一度只有几十米。每到收获季节,乡村基层乡镇干部如临大敌,忙死忙活去禁烧,却禁不住,还恶化了干群关系。禁烧,只能禁一时,禁不了长久!今年暴露出来的问题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加大力度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
解决秸秆利用,一是政府要大力推广先进的加工利用技术,像两位老科学家建议的河南商丘三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创新的“生物质热解技术”;二是在政策层面要建立秸秆利用、运输等环节的绿色通道。这些年,全国各地为了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对收割机不收过路费。这是很好的。他们说,对打捆机、秸秆运输车辆等是不是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众所周知,秸秆体积大,价值低,从农田往加工企业运输,来回交过路费、交罚款,农民和运输人员感到得不偿失,所以宁肯把秸秆扔到田里,也不愿把它运到企业去加工。
扔到田里,近年推行的秸秆还田技术,在实际运用中也出现了两个方面的副作用:就是农民发现直接还田导致秸秆棚架,容易把小麦等种子棚架起来、吊死,致使种子发芽率低、出苗率低;二是秸秆不经过发酵,容易导致病虫害大量发生。这项本来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已淘汰的技术,在我国也越来越不受农民欢迎了。
一方面大量的秸秆运不到加工企业;另一方面秸秆直接还田又出现了两个副作用,所以农民就一把火在田里就近烧了它。这就是造成今年秸秆焚烧死灰复燃的原因。
两位老科学家说,要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就必须研发、推广先进、适用的秸秆利用新技术。他们说,我国目前并不是缺乏这样的技术,而是如何推广运用!像商丘三利公司的“生物质热解技术”,就是这样的技术之一。它将农作物秸秆在一定条件下热解,生产出1/3的生物质炭、1/3的生物质燃气和1/3的液态化工原料,实现了对秸秆资源的吃干榨净,是一项适合在农村推广应用的先进适用技术,也是把秸秆资源化、杜绝燃烧、充分利用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