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合作重点在环境政策
马库斯·艾德和,1957年出生于德国,今年1月任欧盟驻华大使,此前曾为德国外交部政策司司长。今年3月底,艾德和发布了“欧盟在中国”的官方微博,用他自己的话说,“微博是年轻人常用的工具,我们要加强和年轻人的交流,因为他们是国家和世界的未来。”
气候变化领域
“协助中国实现可持续城市化”
气候变化是中国和欧盟双方合作的重中之重。2005年,欧盟与中国建立了气候变化伙伴关系,以加强双方在气候变化政策上的对话,以及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关键问题上的交流,并鼓励和支持低碳技术的发展。
4月28日~2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委员会召开了关于气候基金的第一次会议,就坎昆会议提出的气候基金进行磋商。对此,艾德和笑着说,欧盟一直都在开展积极的行动,“欧洲2020战略”提出的内容就是重要体现。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来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欧洲2020战略”的重要内容。欧盟27个成员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3个20%”目标,即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0%,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总量的比例提升至20%,能源利用率提高20%。这些目标及各成员国需完成的指标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谈及中欧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艾德和认为,第一点,是关注气候变化政策中的碳交易;第二点,也是特别的一点,要协助中国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化。“欧洲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80%,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已接近50%。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将不可避免地增加碳排放,也会成为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欧盟将为中国的可持续城市化进程提供技术和政策建议。”
据艾德和介绍,中欧建立的工作计划涵盖气候变化政策的所有领域,但着重于能源问题: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和一个主要的在华示范项目,以及欧盟通过碳捕获和存储而实现的近零排放煤技术。
环境保护合作
“要和中国‘十二五’规划匹配”
近年来,通过欧盟委员会环境总司与中国环境保护部的政策对话,以及欧盟驻华环境参赞小组的建立,欧盟—中国在环境发展与合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与中国的环境合作中,水质、水量、空气质量以及可持续森林、生物多样性等都是欧盟关注的领域。”艾德和说。
谈及今后与中国的环境合作,艾德和表示,“重点在环境政策,在环境政策的合作中,还要考虑和中国的‘十二五’规划相匹配。”
事实上,“欧洲2020战略”提出的智能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增长等原则同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就有许多契合之处。而今年3月初,欧盟委员会还公布了“2050低碳路线图”,旨在以更有效的方式实现减排目标。
而在中国“十二五”规划中,重金属污染防治将是一项重点工作。艾德和认为:“重金属污染防治是中欧合作项目中的一个领域,对中国而言,可能最有意义的建议体现在立法上,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相关立法也许可以为中国提供参考。”
相关新闻
2011年是中欧青年交流年,为了加深中国公众对欧洲的了解,欧盟使馆和其他成员国使馆在5月联合举办“欧洲使馆开放月”活动。
5月6日是中欧建交36周年纪念日,欧盟使馆选择在这一天对青年和公众开放,拉开了“欧洲使馆开放月”活动的帷幕。从5月6日起,将有20个欧洲驻华使馆向青年和公众开放。
图为欧盟驻华代表团团长、大使艾德和(MarkusEderer)在欧盟使馆开放日与中国青年对话。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安徽省黄山市政府出台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2100年海平面或将上升1.6米淹没沿海城市 环保调研进医院 一天两次为地球照全身像 记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 非洲期待翻开新篇章 最新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不会冰冻欧洲 美洲鼠兔成为气候变化的受害者 应对气候变化 关注自身健康 石家庄物候与气候变化研究通过专家验收 科学家称气候变化将致芝加哥下水道系统瘫痪 气候变化将导致美国西部供水减少 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美国西部水资源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