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科学论坛:应对气候灾害,挑战将更严峻
“我国从90年代初期以来因气象灾害引起的年经济损失逐年上升,从过去年损失2000亿元上升到现在的5000亿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翟盘茂在演讲中表示,从近年来连连发生的一系列气象灾害情况,可以断言极端天气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暖面临的最严峻挑战。
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认为,随着气候的变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将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人类水资源短缺将变得日益严峻,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生物多样性会受损,而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将引发更多更重的自然灾害,尤其是高危的小概率高强度长周期的极端事件。
气候变化对山地表层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邓伟认为,温湿的异常造成山地生态在物种分布、生态类型与格局方面发生明显变化, 生物多样性呈减少趋势,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气候变化潜在威胁更大。
针对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相关灾害,中科院院士秦大河表示,一方面,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将人类活动从无序状态恢复逐步调整为有序状态,从而达到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针对气候变化导致有关灾害日益加重的状况,制定和建立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迅速适应气候变化影响,以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贵阳等城市确立生态文明建设“路线图” 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开幕 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召开 2010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科学与技术论坛举行 我国用于气候灾害的移动式监测系统首次投入沙尘暴观测 秦大河: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防御极端气候灾害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