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并流腹地生态如何保护?
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路子
近年来,按照《迪庆州生态州建设规划》,迪庆州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路子,使全州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步入了快车道,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同步提升。
在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强州战略、培育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旅游、生物、水电、矿产四大支柱产业过程中,迪庆州始终把做优做强旅游产业、深层次开发生物产业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目前,依托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优势,迪庆州把普达措国家公园、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等一批绿色公园,打造成为国内外旅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据了解,2012年,迪庆州共计接待游客1016.67万人次,同比增长22.18%。旅游业总收入95.85亿元,同比增长33.2%。
同时,迪庆州委、州政府立足优势资源,狠抓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形成了以饮品、观赏品、药品、食品、生物化工等为重点的特色生物产业群,闯出了一条发展特色生物产业的新路子。
随着生物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和生物产业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迪庆州生物产业逐渐步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生物产业的发展为迪庆州高原农牧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子,据统计,2012年,全州生物产业预计实现总产值282964.6万元,较上年增加26472.96万元,增长10.31%。
壮大生态产业、发展绿色经济,不但没有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还使迪庆州的综合实力得到快速增强。据初步测算,2012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6281万元,同比增长16%。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4769元。
迪庆州州长黄政红说,围绕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壮大生态产业,迪庆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生态改善、农民增收“三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层层分解污染控制指标,严把三道“关口”
一直以来,在全面实施生态立州战略的进程中,迪庆州环保部门克服人员编制少、工作任务重、能力建设薄弱等不利因素,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管理工作。
为从源头上控制污染,迪庆州环保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用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有效促进全州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严把审批、建设、验收三道“关口”,确保全州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迪庆州在采取企业进园区、关停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等措施提高环境质量的同时,州环保局每年都与3个县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与重点企业签订《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将污染控制指标层层分解,有力地推动了减排工作深入开展。
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迪庆州环保局始终以环保专项行动为抓手,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案件为突破口,严格执法,坚决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012年,全州环保系统共受理来电、来访43件,处理率、办结率达到100%。
在切实加强对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控企业现场监督检查、认真开展“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活动、积极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和规范排污收费等工作的同时,迪庆州环保局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与州监察局、州发改委、州工信委、州水务局等部门组成专项检查小组,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执法行动。2012年,全州共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对全州电矿开发、砂石场开采、公路建设、建筑行业等开展专项检查,涉查企业160余家(次),行政处罚违法企业11家,累计处罚金额70500元。
同时,全州各级环保部门积极开展城市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做好饮用水水源管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汽车尾气排放、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和电磁辐射控制等工作。
通过全州环保系统坚持不懈的努力,“十一五”以来,迪庆州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保持稳定,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重点区域的环境治理取得积极进展。迪庆州环境监测站的数据表明,2012年,全州地表水监测1个国控断面、6个省控断面均达到Ⅲ类标准;香格里拉县空气总监测天数315天,其中质量为优的312天,质量为良的3天。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