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各国加强合作维护生态安全
新华网西安9月28日电(记者 李来房 杨一苗)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生态安全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重要课题。在西安举行的2013年欧亚经济论坛上,有关官员和专家们认为,必须把生态安全纳入国家战略,通过立法、科技和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总干事蒋明君在论坛期间举行的欧亚生态安全会议上指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科学、不可持续的经济活动,森林植被破坏、海洋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地荒漠化和极端天气等各类灾害对人类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加剧了地区贫困。
他认为,应实施生态与环境立法,严厉打击生态犯罪、环境犯罪,把生态建设和环境安全纳入长期的国家发展战略和教育体系。同时,加强体制建设,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建立专门机构。
欧亚生态安全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以及联合国人居署等国家或机构的180余名官员、专家参加,旨在推动欧亚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与开展生态安全领域的多边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季松说,古老的丝绸之路逐渐消亡的原因有多方面,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水资源缺乏。生态文明的基础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主支撑是水生态系统,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关注水生态系统。
中国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表示,目前中国正在采取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比如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战略计划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等,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环境保护新路,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俄罗斯科学院经济鉴定中心主任洛什科夫说,环境恶化造成了对人类生命、基本生产力的直接威胁,这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密切相关,同时,生态对众多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重要的、新的驱动力之一。应对全球生态危机,世界各国与大型公司,都在制定实施自然保护战略,生态保护成为国家发展与商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这次欧亚生态安全会议上,专家还提出通过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科技创新、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循环、低碳和绿色经济等措施,加强生态建设。
专家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加,跨界污染引发的区域生态安全问题凸显。例如,河流上下游之间的生态安全。
中国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认为,要从区域之间进行生态安全保护,建设与生态承载能力相适合的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同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