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圆明园环评报告出台 下周进行评审

    [内容预览]

    | 2005-7-1 9:07:20
       晨报讯(记者 徐丽梅)备受关注的圆明园环评报告于昨天下午下班前正式提交国家环保总局。据介绍,按照有关的法律程序,相关的环评机构——清华大学环评中心将组织高层次的专家在下周对该环评报告进行评审。这意味着,圆明园防渗工程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即将有最后结果。  昨天是国家环保总局给圆明园上交防渗工程环评报告规定的最后期限。下午5时是环保总局的下班时间。记者通过电话与环保总局环评二处的有关负责

    [阅读全文]

  • 环境污染压垮城市绝非危言

    [内容预览]

    | 2005-6-29 10:11:14
       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中心,经济活动和人口高度密集,面临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2004年我国共有建制城市661个,城市市辖区土地面积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而人口则占全国总人口的41.7%。城市化率从1993年的28%提高到了2004年的41.7%,11年提高了13.7个百分点。城市对我国GDP的贡献为65.5%。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入快速增长期。城市在整个

    [阅读全文]

  • 我国确定未来五年生态保护目标

    [内容预览]

    | 2005-6-29 10:08:19
       新华网北京6月28日电(记者王敬中)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28日在此间表示,中国将在未来5年内采取一系列措施,力求实现基本遏制生态恶化并使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的目标。  解振华在全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这个目标还包括:到2010年,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基本稳定,农牧交错区生态退化得到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大幅度减缓,生物物种遗传资源流失得到有

    [阅读全文]

  • 《2004年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发布

    [内容预览]

    | 2005-6-29 9:57:07
       本报讯 国家环保总局6月28日向新闻界通报2004年“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开展“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碧海行动计划”的有关情况。总局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渤海、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珠江口及其毗邻海域这3个重点海域的碧海行动计划工作已全面展开。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说,总局组织环渤海4省市对截至2004年年底的“渤海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十五”期间,环渤海4省市“

    [阅读全文]

  • 生态保护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内容预览]

    | 2005-6-29 9:54:28
       本报讯 6月28日,全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副局长张力军主持会议。解振华指出,我国生态保护工作以控制人为生态环境破坏为重点,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生态保护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对生态保护实行统一监管是环保部门的职责。环保部门主要侧重于宏观管理,要真正做到环保各项工作、各个领域对生态保护工作齐抓共管,

    [阅读全文]

  • 沪化工区循环经济启示:有多少资源可以循环利用

    [内容预览]

    | 2005-6-28 17:00:51
       20多层的大楼,空调制冷不用电能,而是用周围工厂排放的蒸汽通过热交换来供能。被多少工厂视为废气的蒸汽,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却“一废三用”:回收废蒸汽发电;通过热交换来实现夏季制冷、冬季供暖;最后,连冷凝水也要流回水厂。  一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新路,目前正在上海化工区铺开。这个化工区是联合国环境署开展循环经济研究的合作单位,也是上海市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业区

    [阅读全文]

  • 环保总局通报重点海域碧海行动计划进展情况

    [内容预览]

    | 2005-6-28 16:58:24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讯  国家环保总局今日通报了2004年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开展“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碧海行动计划”的有关情况。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渤海、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珠江口及其毗邻海域这三个重点海域的碧海行动计划工作已全面展开。  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说,环保总局组织环渤海四省市对截止到2004年底的“渤海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十

    [阅读全文]

  • 美国经济学家杜丹德建议中国试行排污权交易

    [内容预览]

    | 2005-6-28 9:23:52
       在北京友谊宾馆雅园的一间办公室里,在最醒目的地方,放着一块金色的奖牌,上面写着“友谊奖”——这是中国政府授予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它的主人是十年来每隔一两个月就到中国一次的杜丹德博士(DanielJ.Dudek)。  作为美国环保协会的首席经济学家,杜丹德一直致力于推广排污权交易理念,他的成就之一就是对《京都议定书》中加入“排污权交易”的内容作出了贡献。1986年以来,杜丹德一直致力

    [阅读全文]

  • 美国环保专家:中国政府应鼓励企业投资节能

    [内容预览]

    | 2005-6-27 19:36:02
    “能源需求的增长在近年推动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同时也导致半数以上城市空气质量都没有达到标准。预计在短短十年后,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来自美国的环保专家杜丹德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警告说,防治污染没有捷径,如果现在不采取节能等实际行动,以后将付出更大的控制成本。     杜丹德是特地赶来北京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建设节约型

    [阅读全文]

  • 环保组织倡导26℃空调节能

    [内容预览]

    | 2005-6-27 9:54:25
       本报讯(记者郭晓军)昨天上午,北京地球村、世界自然基金会、自然之友、中国民促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等9家民间环保组织在北京联合发起26度空调节能行动,呼吁在6月26日至9月26日期间,办公楼、饭店、商场等公共场所空调温度调至26度,以减少能源消耗,缓解夏季电力供应危机,并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作出贡献。  这是继去年夏季之后,北京民间环保组织发起的第二次空调26度节能行动,该行动得到全

    [阅读全文]

  • 杭州生态补偿资金达2亿 重点补助环保好的地区

    [内容预览]

    | 2005-6-27 9:52:56
       本报讯  杭州市近日下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规定从今年起,市财政将在原有10项生态补偿政策方面已安排1.5亿元资金的基础上,再新增5000万元,使专项资金规模达到2亿元。  杭州市有关部门将制定科学的生态补偿标准体系,根据市政府对下属区、县(市)政府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目标的责任考核内容,结合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万元GDP能耗、万元GDP

    [阅读全文]

  • 节能新产品荟萃北京 健康环保新风魔方面世

    [内容预览]

    | 2005-6-23 14:51:27
       与室外足够的空气交换是健康的基本需求,但是,冬夏季节直接开窗通风将造成惊人的能源浪费——夏季空调的冷量和冬季暖气的热量会白白流走。新风魔方新风系统的问世,彻底解决了这个矛盾。  这是记者在第二届中国节能、节水、环保科技新产品博览会预展时看到的新产品。  本次博览会于2005年6月24日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开幕。以推广节能、节水、环保产品及产品,促进政府节能采购为宗旨,荟萃精品,指点节

    [阅读全文]

  • 环保总局通报四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内容预览]

    | 2005-6-23 14:49:49
       人民网北京6月23日讯  国家环保总局今日通报了重庆铜梁县造纸企业污染案、江西萍乡市莲花纸业违法排污案、长沙铬盐厂铬渣污染案和四川广元非法炼金作坊排毒案等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情况。目前这四案中的涉案企业均已取缔关停,环境污染的问题基本得到妥善解决。   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说,查处的四大案件中,长沙铬盐厂铬渣污染案和四川广元非法炼金作坊排毒案是由曾培炎副总

    [阅读全文]

  • 圆明园环评报告:要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内容预览]

    | 2005-6-23 14:48:20
       据报道,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环评报告即将出炉,并送交国家环保总局。对此,人们的普遍判断是,这一报告有可能最终决定圆明园防渗工程之争的胜负。有不少论者难以抑制心中的不平,质疑或否定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的合理性。如有的说,科学结论在涉及利益冲突的场合,并不一定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有的则认为:任何事物都有限度,专业的论证评估张扬了科学的真实和维度,却忽视了人文的真实和性质;特别是当这种现代判断

    [阅读全文]

  • 环保总局秘密酝酿提升环保执政能力

    [内容预览]

    | 2005-6-22 15:39:09
    波未平的“环保风暴”和“圆明园环评风波”吸引了无数只眼球,但也引来了一些人的质疑:作为一个政府部门,为何总要“刮风”?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就在环保风暴风起云涌之际,国务院一高层领导在赞许之余,又加了一句:要依法行政。  记者昨日获悉,国家环保总局正秘密酝酿提升“环保执政能力”,并于17日悄然破题研究。     “国合会”操刀  “环保执政能力”

    [阅读全文]

  • 安徽是长三角的生态屏障 二者“合则双赢”

    [内容预览]

    | 2005-6-21 7:49:44
       新安晚报6月21日讯 出席在合肥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的生态学者指出,“安徽是‘长三角’地区的生态屏障,安徽的生态建设对‘长三角’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专家此言并非空穴来风,目前浙江省已经确定了“浙水北调方案”,拟从我省新安江流域水库每年引水16.8亿立方米至杭州、嘉兴等地区作为城市饮用水源。  上海、江苏和浙江俗称为长三角地区,它是中国经济的“最亮点

    [阅读全文]

  • 新京报:圆明园问题不能忽视价值理性

    [内容预览]

    | 2005-6-21 7:45:01
     随着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环评报告的即将出炉,圆明园事件再次举国瞩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圆明园作为国耻纪念的遗址公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特殊重要性。围绕防渗工程所牵涉的多种问题,如出租湖心岛、违规建造宾馆、毁坏古河堤、破坏地面植物生态等,凸显了圆明园管理问题的严重性、综合性,也显示了防渗工程绝不仅仅只是“工程”问题。   对防渗工程固然需要做经济和技术可行性的分析、评价,例如通过实验来

    [阅读全文]

  • 西藏:自然保护区覆盖面积超三成

    [内容预览]

    | 2005-6-21 7:42:37
       本报拉萨6月20日电 记者徐锦庚、郑少忠报道:6月的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绿草如茵,水鸟翩翩,成为拉萨一大胜景。据测算,这个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每年能吸收7.88万吨二氧化碳,产生5.37万吨氧气,成为拉萨市区重要的氧气补给源和最大的空气净化器。  拉鲁是西藏自治区为保护雪域生态而设立的众多自然保护区中的一个。类似的保护区,全区已建立38个,其中国家级7个、

    [阅读全文]

  • 光明网:城市绿化不能“饮鸩止渴”

    [内容预览]

    | 2005-6-21 7:40:31
       日前在一个林业国际研讨会上,中国林业、绿化和生态专家对国内许多大中城市搞轰轰烈烈的“大树进城”现象深表忧虑,指出这种“速成绿化”会带来很大的生态风险,呼吁国家出台相应措施和法规紧急叫停。   近年来,由于不少地方热衷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大树进城”越演越烈,许多地方不仅从郊区农村大量移树进 城,甚至不惜重金从深山老林中购买有着百年以上树龄的名贵树种。   “大树进城”的弊端远远大于收

    [阅读全文]

  • 绿色崛起是中华民族最为迫切的选择

    [内容预览]

    | 2005-6-21 0:27:27
    本报讯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6月18日举行的第七届绿色中国论坛上,面对众多学者及100多位企业家发表了《呼唤中国企业的绿色责任》演讲。他指出,实践证明,凡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才是先进生产力,凡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才是先进文化,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大战略。21世纪经济的主旋律是绿色生态经济,谁提前采取绿色战略,谁就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占据主动。他呼吁中国企业积极承担社会绿色责任,顺应时代

    [阅读全文]

4426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