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上游河南造纸企业大肆排污 下游湖北出现癌症村

    [内容预览]

    | 2005-8-21 8:26:30
       河南南阳大小造纸厂大肆排污,环保官员慨叹法律偏软、且治理乱排污周期过长  国际在线消息:翟湾村是湖北省襄樊市的一个普通村庄,然而这个3000人的村庄近两三年来却有100多人死于癌症,其中大多是30到50岁的青壮年劳力。癌症的阴影使村民们感到十分恐惧,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流经村旁的那条他们赖以生存的小河受到了严重污染。  癌症纠缠翟湾村,经查与饮食习惯无关  2005年7月初,记者

    [阅读全文]

  • 和谐社会拒绝“大树底下不长草”

    [内容预览]

    | 2005-8-20 0:49:35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就在与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京津相距不到100公里的河北省若干地区,生活着上百万贫困人口。这种贫困,与人们生活的那个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有很大关系。不过,对决策者来说,需要反思的是,制度因素究竟是强化了城市与乡村在环境与资源方面的差距,还是缩小了这种差距?   首先可以说,这样的差距,不止存在于北京、天津与河北张家口、承德地区之间,而是国内普遍存在的城乡

    [阅读全文]

  • 我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考南方红壤区项目启动

    [内容预览]

    | 2005-8-20 0:41:56
       新华网南昌8月19日电(记者林艳兴)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大型综合科学考察南方红壤区项目19日在江西启动。这一项目旨在通过对我国南方琼、粤、闽、湘、浙、赣及鄂东南、皖南红壤地区水土流失的现状进行全面科学评价,提出相应对策,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这次科学考察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开展,长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委员会等流域机构为协调组织单位,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参

    [阅读全文]

  • 中科院与内蒙古联袂在边疆沙漠打造绿色长廊

    [内容预览]

    | 2005-8-20 0:39:02
       中新网兰州八月十九日电(王进东殷春永)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人民政府日前签署了军民共建国防绿色长廊工程项目协议书,将用五年时间联袂建设内蒙古自治区东居延海—达来呼布—建国营—东风航天城—某军事基地绿色长廊工程。  “绿色长廊”所在的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地处北温带超干旱荒漠区,属于风沙盐碱荒漠化严重发育的地区。长年气候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沙尘暴天气日

    [阅读全文]

  • 广东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绿色GDP与干部绩效挂钩

    [内容预览]

    | 2005-8-19 13:44:54
    南方网讯 昨日(18日),省政协召开了“建设绿色广东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之前,省政府及一些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充分的专题调研和分析。据昨天的会议透露,我省当前的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负荷压力增大,环境质量堪忧。为了把各级领导从过度重视GDP引导到重视可持续发展,我省正在建立一套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及新的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昨天的会上,在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和省统计局课题组分别所作的调研报告都指出

    [阅读全文]

  • 国家旅游局环保总局联手将环保纳入各旅游规划

    [内容预览]

    | 2005-8-19 13:03:55
    本报北京8月18日讯  记者赵永新报道:张家界成了商业街,泰山无序修建索道……今后,为盲目发展旅游而曾经发生的类似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将得到有效遏制。日前,国家旅游局、环保总局首次携起手来,共同加强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环境兴旅”战略。  我国大部分旅游区都建在各类自然保护区、自然遗产和风景名胜区内。此前,由于缺乏明确的旅游环保规范、措施,因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破坏生态

    [阅读全文]

  • 世界屋脊舞“绿龙”(中华环保世纪行)

    [内容预览]

    | 2005-8-18 9:04:16
    青海省格尔木市南山口,青藏铁路新线起点。摄影:刘毅  从青海西宁出发,翻越高耸的唐古拉山,穿过茫茫的可可西里,抵达西藏拉萨。记者最近随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专题调研组对青藏铁路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了历时5天、行程2500公里的实地采访。  “抬脚踏云走,举手霓作裳。”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建设者们克服生态脆弱、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等重重困难,严格按照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

    [阅读全文]

  • 人民日报:生态环境仍有恶化趋势

    [内容预览]

    | 2005-8-18 9:02:44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日前在黄河经济协作区省区负责人会议上称,近年来我国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许多成效,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仍有继续恶化的趋势。  王玉庆说:“遥感资料显示:黄河源头区荒漠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有资料表明,过去10年内,黄河源头水量比20世纪中期年平均减少23%,即使2003年以来青海省境内为历史少有的富降水期,但省内黄河径流仍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近1/5。”  王玉

    [阅读全文]

  • 中国重申禁在旅游区及周边地区新批污染环境项目

    [内容预览]

    | 2005-8-18 8:52:01
       中新社北京八月十七日电(记者赵胜玉)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发出通知强调,严禁在旅游区及周边地区新批污染环境的项目,已建项目不符合环境功能要求的,要建议政府限期关、停、迁、转。  旅游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旅游需要优良的生态环境,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和改善旅游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近日,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环

    [阅读全文]

  • 守望家园:圆明园,为何如此让人放心不下

    [内容预览]

    | 2005-8-17 11:22:12
       屈指算来,自3月28日《人民日报》首次披露圆明园防渗工程事件至今,已近150天。在信息爆炸、节奏紧张的现代社会里,按照常理,这一事件早该被公众遗忘了。然而,事实是,尽管环保总局早在一个月前就公布了整改决定,尽管圆明园管理处声称将严格按照决定认真整改,尽管已有许多媒体报道“整改工程已经启动”,公众对此事依然高度关注,对如何整改依然疑虑重重。  只要上网检索一下近期有关此事的新闻,就可

    [阅读全文]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中原的基本条件

    [内容预览]

    | 2005-8-17 11:19:49
       我们党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准确定位,更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新认识。这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因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中原的必然要求和基本条件。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自然界是人类

    [阅读全文]

  •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科学考察深入开展

    [内容预览]

    | 2005-8-16 8:49:18
         本站8月16日讯 (通讯员 王婵媛 贾泽祥)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组织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活动已经启动。为交流启动以来各考察组工作进展情况,布置下一阶段工作任务,8月14日,专题考察组、专题研究组组长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水利部有关领导、各流域机构水保部门有关负责人、专题考察组和专题研究组主要成员参加了会议。  &

    [阅读全文]

  • 绿色壁垒与绿色责任

    [内容预览]

    | 2005-8-16 8:20:08
       大到单声道收录机、厨用食物处理机、面包机,小到新式打火机及婴儿喂食瓶等,近日,这些中国产的电器、玩具类产品又上了欧盟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发布的产品“封杀”名单。  中国一些出口企业又被“绿色壁垒”绊住了脚步。  名目花样翻新  据了解,欧盟正在逐渐提高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器、玩具类产品的环保和安全要求。欧盟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近期发布的产品“封杀”名单上,中国产

    [阅读全文]

  • 国家环保总局:六项措施推动节约资源

    [内容预览]

    | 2005-8-16 8:17:30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昨天在“全民节约 共同行动”主题活动现场表示,今后将通过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来进一步推进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 解振华:“节约和环保密切相关,资源和能源浪费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我们准备用一些制度机制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  解振华表示,国家环保总局将采取6项措施。具体包括(字板开始):  一 通过环境标准、规划

    [阅读全文]

  • 中国启动“国家环境友好工程”评选 环评重大改革

    [内容预览]

    | 2005-8-15 21:19:38
       中新网8月15日电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15日宣布,“国家环境友好工程”评选活动启动。这是在不断叫停并处罚多个违法建设项目的同时,环保总局奖惩结合,对认真履行环评规定的建设项目所实施的表彰鼓励,也是对已经过审批通过后的建设项目所进行的“后评估”,这将是完善环评监督制度的又一重大改革。  潘岳说,“环境友好工程”是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后确定的名称,这一评选活动将与“ 环境友好企业”一起成

    [阅读全文]

  • 圆明园整改工程准备就绪 防渗膜拆除时间未确定

    [内容预览]

    | 2005-8-15 21:06:00
       中新网北京八月十五日电(王晓申 王晶) 记者今天从圆明园管理处了解到,圆明园拆除湖底防渗膜的时间仍未确定,但整改工程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记者下午来到圆明园。公园门口已立起一张施工通告,敬告游客园内福海、长春园景区正在施工,请游客予以配合。门口的工作人员对防渗膜何时拆除、整改工程何时完工均表示“不清楚”。记者在福海景区看到,景区周围已经被两米多高的挡板围起。透过挡板的 缝隙,可

    [阅读全文]

  • [焦点访谈]不可忽视的浪费

    [内容预览]

    | 2005-8-14 11:43:38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   我国是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可是诸如“长流水”、“长明灯”等浪费资源现象却屡见不鲜。最近《焦点访谈》记者对生活中的一些浪费现象进行了调查。   在河北省三河市,这里的洗车行直接用井水或自来水洗车。一个洗车行每天洗二三十辆车,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就这样白白浪费掉。天津是一个资源性缺水城市,尽管政府部门规定洗车业要用中水,但由于

    [阅读全文]

  • 解决能源浪费和光污染严重等问题 北京将严控玻璃幕墙使用

    [内容预览]

    | 2005-8-14 11:24:31
       据新华社电 针对玻璃幕墙在公共建筑中使用所产生的能源浪费、光污染等问题,北京市规划委12日发出通知,要求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在方案初始阶段即严格控制玻璃幕墙特别是隐框玻璃幕墙的使用。  据记者了解,北京市这样要求主要是解决能源浪费和光污染严重等问题。北京市规划委的一位负责人说,近年来玻璃幕墙在公共建筑中被广泛使用,但产生的问题也日渐突出,能源浪费、光污

    [阅读全文]

  • 如何守住海南生态岛 破解环保与增收矛盾

    [内容预览]

    | 2005-8-14 11:21:50
       今年8月6日,海南省文昌市的符玉兰老人迎来自己的106岁生日。如今虽然五代同堂,子孙孝顺,但这位健康的老人有时还抢着干家务活。文昌市委书记谢明中说,目前文昌市100岁以上的老人有57人,良好的自然生态是这些农村老寿星能够长寿的重要因素。  蔚蓝的海面,灿烂的阳光,成片的热带雨林,海南岛确实可谓生态岛———森林面积达27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54.9%,比全国平均水平18.21%高出

    [阅读全文]

  • 新京报:圆明园之争历史不能缺席

    [内容预览]

    | 2005-8-13 9:50:26
       帝国主义的野蛮焚烧和抢掠造成巨大破坏;民国政府的腐败与民众的自私,造成遗址文物、石材的大量流失;解放以来长期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和具体措施,导致遗址基本消失。   日前,随着清华大学的环评报告得到国家环保局和相关专家的认可,圆明园防渗施工之争终成定局,现在就看圆明园及其主管部门如何落实整改 了。但在此过程中涉及的圆明园遗址性质之争,以及由此联系到的圆明园总体保护规划的问题,有关方面却没

    [阅读全文]

4426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