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保兴县”看娄烦
[内容预览]
| 2006-5-9 8:44:51选矿红水、煤矿黑水、生活绿水、医疗险水,一股脑儿排入汾河;煤尘、粉尘随处飘散;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煤矸石、焦油渣等固体废物随意倾倒……几年前的娄烦,给人留下了如此的印象。而仅仅过了两年,这里就变得碧水蓝天,生机盎然。 人们说:“环保兴县”使娄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治一条线变清三条河 汾河水库位于娄烦,是省城人民的水源地,水库水体质量直接关系省城人民身体健康,攻坚[阅读全文]
-
可持续发展需要“绿色设计”
[内容预览]
| 2006-5-9 7:58:114月中旬,北京SOHO现代城举办了一场名为“打造全球品牌”的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伦敦市长肯·利文斯通访问中国的系列活动———“伦敦中国之旅”的组成部分。伦敦市市长肯·利文斯通、盛世长城公司全球战略董事Howard Roberts、日产欧洲设计中心主管DavidCodber、Saffron品牌顾问公司主席Wally Olins等在会上发言,就创意产业的相关问题与中国同行进行了交流。 肯·利文斯通先[阅读全文]
-
公众参与环保立法启动
[内容预览]
| 2006-5-8 9:21:38本报北京5月7日讯 记者郄建荣 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管理办法》出台并实施后,一个规格更高、并将覆盖整个环境保护领域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办法》的立法日前已经正式开始启动。这项立法从一开始就体现了公众参与的特性———该项立法的草案起草由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来承担。有专家指出,它预示着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又迈上了新台阶。 据悉,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立[阅读全文]
-
上海建立生态科技创基地 崇明探路生态社区建设
[内容预览]
| 2006-5-8 8:32:39是生态农业,更是生态社区雏形 到目前为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5所高校已陆续在崇明岛上建立了各自的实验室,一大批专家教授活跃在此,带队研究不同课题。日前,记者实地探访了这些实验室所在地——崇明生态科技创新基地前卫园区。 从上世纪90年[阅读全文]
-
我国将构建新型植保体系
[内容预览]
| 2006-5-8 8:30:14法制网讯 记者韩乐悟 国家农业部官员近日向新闻界表示,未来我国植保工作要牢固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加快构建我国新型植保体系。新的植保体系 重要一点是植保将不再被简单等同于技术推广,而是作为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政府在其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农业部这位官员称,提出“公共植保”,是因为植物检疫和农药管理等植保工作本身就是执法工作,属于公共管理;许多农作物病虫具有[阅读全文]
-
9成民间环保组织无合法身份 环保总局将调查
[内容预览]
| 2006-5-5 22:31:49近年来,环保NGO组织(即非政府组织,我国习惯叫法是民间组织或社会团体)空前活跃。但是,其发展状态却参差不齐,规范和依法管理环保NGO组织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天,中华环保联合会表示,国家环保总局及民政部等部门将对中国环保NGO组织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将对环保NGO的定义做出明确界定。 据了解,目前,在我国各个领域里开展各种公益活动的NGO组织总数大概有300万家,但是在政府有关部门获得合法登记[阅读全文]
-
我国环保民间组织预计以10%至15%的速度递增
[内容预览]
| 2006-5-5 22:28:18通过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现状调查,有关专家预测,未来5至10年,我国环保民间组织数量和从业人员将会以10%至15%左右的速度递增,高校、社区和农村地区的环保民间组织将迅速发展,环保民间组织的人员素质和参与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中华环保联合会近日向全社会公布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现状调查研究”成果——《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蓝皮书》。该书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环保民间组织2768家。参与调[阅读全文]
-
天津:全方位建设绿色屏障(图)
[内容预览]
| 2006-5-5 22:08:50北方网专稿(记者高博):近年来,天津整体防风治沙成绩显著。随着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称号,并向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的目标迈进,天津从外到内已经形成了一道强有力的绿色屏障。 西北防沙林成为绿色固沙生态屏障 从林业局获悉,截至目前,本市西北部沙源地共完成治沙造林超过32万亩,超过总工程量的80%。从而在本市西北部大片地区已形成了大面积的绿色固沙生态屏障,使本市空气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 经过林[阅读全文]
-
调查显示: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1.13亿亩
[内容预览]
| 2006-5-1 17:01:47新华网北京5月1日电(记者张晓松)“十五”期间,我国全面完成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坡耕地调查。调查显示,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1.13亿亩,其中可开垦1.071亿亩,可复垦0.06亿亩。 有关专家指出,上述数据将为科学制定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合理确定补充耕地目标提供准确依据。 “十五”期间,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共减少耕地11380万亩[阅读全文]
-
绿色生活:外出旅行留意细节环保也健康
[内容预览]
| 2006-5-1 8:40:12本期话题:外出旅行,安全先行,绿色一程。春的脚步越来越近,五一长假也在向大家招手,蜗居了一冬的人们开始摩拳擦掌,酝酿自己出行的计划,走出家门投入自然的怀抱,在大自然中放松心情,感受自然美景。在充分享受自然带来的快慰时,我们也要注意学会保护自己,更要用自己的行动爱护自然,把环保意识、环保理念付诸到我们旅程所经过的每个地方。各位网友,大家好!谢谢您对“绿色生活”栏目的关注。我们倡导环保、自然、节俭等健[阅读全文]
-
中国官方发布《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全文)
[内容预览]
| 2006-4-29 0:25:15中新网4月28日电 中国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 公报全文如下—— 2005年,国土资源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学习贯彻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取得明显进步,在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新成效。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阅读全文]
-
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关注环境友好
[内容预览]
| 2006-4-28 18:49:27国家环保总局今日对外发布了2006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公布了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标识和宣传挂图。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联合国环境署确定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莫使旱地变荒漠”。为呼应这一主题,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心和行动,同时普及生态安全知识,进行环境警示教育,提高广大公众的生态安全意识和参与维护生态安全[阅读全文]
-
国家环保局今天公布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
[内容预览]
| 2006-4-28 18:40:07国家环保总局28日对外发布了2006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公布了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标识和宣传挂图。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联合国环境署确定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莫使旱地变荒漠”。为呼应这一主题,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心和行动,同时普及生态安全知识,进行环境警示教育,提高广大公众的生态安全意识和参与维护[阅读全文]
-
广西省七大举措力争解决环保根本问题
[内容预览]
| 2006-4-28 10:46:54环保目标责任将纳入领导考核重要内容 广西具体部署贯彻落实全国环保大会的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七大举措将有效解决环保根本问题。环境保护也将纳入领导考核重要内容。 自治区主席陆兵指出,要突出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努力实现重点突破。一是要加强重点流域,特别是影响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的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实施,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阅读全文]
-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
[内容预览]
| 2006-4-28 10:36:56中华环保联合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改革和发展,各界民间组织蓬勃兴起、快速发展,已成为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第三方力量。民间组织中最活跃的环保民间组织,已成为推动中国和全球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 为了促进环保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民政部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7月~12月,中华环保联合会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现状调查研究”工[阅读全文]
-
哈尔滨规模最大生态建设项目奠基
[内容预览]
| 2006-4-28 10:33:1827日上午,哈尔滨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何家沟整治工程开工了。 今天8时,在道里区顾乡工农大街的何家沟段开工奠基现场,哈尔滨市委书记杜宇新、市长石忠信与市民一起,为该工程奠基挥锹培土。 据了解,何家沟综合整治工程作为哈尔滨2006年重点生态改造建设项目,总投资规模近20亿元,预计将于2008年竣工。该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征地108万平方米,拆迁20万平方米;完成污水截流管线工程[阅读全文]
-
长三角要建200平方公里湿地公园
[内容预览]
| 2006-4-25 9:04:16● 从前喜欢高楼林立 ● 现在争相恢复湿地 ● 削减污染放在首位 ● 湿地公园将达16个 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等几个湿地专业研究机构的专家们近期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从2003年开始,从全国各地来找他们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其中,尤以来自苏浙沪各个城市的居多。专家们“受宠”的背后,是长三角正在兴起一股“湿地热”。据统计,长三角已部分建成[阅读全文]
-
粤土地变更调查面积表显示:水域面积翻倍
[内容预览]
| 2006-4-25 9:02:18城市空气明显好转 近日,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公布《2005年土地变更调查年末面积表》,经过仔细的调查和整理,全省土地的外貌在过去一年当中的“沧海桑田”一一公之于众。其中,广州市在耕地减少、交通运输用地增加等“老套”的变化外,其中水面面积却出人意外地增长了234285.2公顷,足足比原来翻了一倍。有关人士表示,城市水域面积的增加,会直接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据省环保局方面的信息表明,去年全[阅读全文]
-
改善生态环境 西宁东入口将现“绿色景观廊道”
[内容预览]
| 2006-4-25 8:55:16青海新闻网讯 根据西宁市规划和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高起点建设好西宁市东入口景观的要求,西宁市城东区对八一路东段沿线景观改造建设,将东入口一带打造成“绿色景观廊道”。 据了解,八一路东段沿线景观改造建设项目以植物造景为主,在现有道路两侧营造生态景观林带,形成东入口绿色景观廊道。景观林带建设项目西起民和路加气站,东至团结桥。根据地形和绿化现状,工程设计要求在人行道外建成15—30米不等的景观防护林[阅读全文]
-
包装领域的废纸品回收与再生应用
[内容预览]
| 2006-4-24 10:31:29纵观世界,废纸的再生利用虽然主要用于生产再生纸的纸浆原料,但各国都在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废纸,极力探索研究废纸利用的新途径(如生产包装及建筑材料、改善农牧业生产、生产甲烷、制造铅笔杆等),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废纸再生在包装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纸浆模塑制品[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