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成绩受肯定 七大基础设施造就环保广州

    [内容预览]

    | 2006-6-19 9:54:35
    本报讯 (记者叶平生 通讯员穗环宣)记者昨天从广州市环保局获悉,昨前两天,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一行对广州的创模工作进行了考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宁,市委副书记方旋,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凌伟宪以及市政府秘书长陈国会见了张力军。凌伟宪、省环保局局长李清、市政府副秘书长、创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常敏全程陪同张力军在广州的考察。   在过去的两天里,张力军听取了凌伟宪关于广州创模工作的情况汇报,实

    [阅读全文]

  • 加强管理 威海千里黄金海岸线呼唤资源环保意识

    [内容预览]

    | 2006-6-19 9:51:23
    无序开发,乱采滥挖,乱搭滥建,给黄金海岸造成了难以修补的疤痕,破坏了我们美丽的家园……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2005年8月,《山东省威海市东方幸福海岸旅游专项规划》编写完成,《威海市海洋功能区划报告》目前也即将定稿。千里海岸在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分量变得越来越重,经济开发与海岸保护协调进行,建立完整有序的千里海岸渔业、矿产、旅游经济产业链已成必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宣传

    [阅读全文]

  • 福特汽车百万元奖民间环保者

    [内容预览]

    | 2006-6-15 14:52:15
    【南京日报报道】 (记者 王馨) 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环保人士昨天在我市济济一堂,这是“福特汽车环保奖”第一次在华东地区举行推广活动,福特汽车每年拿100万元奖励致力于环保的民间人士。 这是一次与众不同的活动,活动中使用的纸张是可再生纸、用的是布口袋装资料,参与的环保人士或者倾家荡产保护黑天鹅,或者几代人数年如一日在沙地上植树造林,还有的虽已70高龄仍四处奔走宣讲环保意识,福特汽车设奖的初衷,就是对

    [阅读全文]

  • 中国首个省级行政区战略环评通过评审

    [内容预览]

    | 2006-6-15 14:48:43
    本报6月14日讯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今日向新闻界通报,内蒙古规划环评核心部分——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纲要战略环评已经通过高端评审。这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次进入省级行政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纲要。作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环评,这一实践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开辟了道路。   战略环评(规划环评)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最高阶段,是指对政策法规和规划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分析预测和科学评价,并采取预防措

    [阅读全文]

  • 保护文化遗产 守望精神家园:花儿漫过三江源

    [内容预览]

    | 2006-6-14 8:23:11
    “上去个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去时容易摘去时难,摘不到手里是枉然。”三江源头、老爷山下,嘹亮的青海花儿唱响了几百年,今天终于绚烂绽放,6月10日,经相关部门评议审定,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老爷山花儿会、乐都县瞿昙寺花儿会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海花儿迎来了快速发展春天,漫过三江源,青海花儿已被永久记录。   现状 青海花儿踏上“申遗”路   “远看黄河一条线,近看黄河是海

    [阅读全文]

  • 沙尘暴过后:专家会诊沙尘暴 何时才能"尘埃落定"

    [内容预览]

    | 2006-6-13 20:41:45
    虽然今春的沙尘暴已渐行渐远,但与沙尘暴有关的许多疑问却未“尘埃落定”:今年的沙尘暴为何如此之凶?今后该如何有效防范?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到阿拉善左旗的公路上刮起沙尘暴。新华社记者 李 欣 摄 土墙、沙路和毛驴,这就是沙源地小居民盛刚才的生活。章 轲摄 在甘肃省民勤县,人们至今还能在消失的青土湖中找到贝壳。章 轲摄     初夏的微风并没有把人们对沙尘暴

    [阅读全文]

  • 沙尘暴在我国不可根治 今年沙尘暴比往年多

    [内容预览]

    | 2006-6-13 20:39:27
    在中国,沙尘暴是不可根治的。”昨天,在“妇女与防治荒漠化”国际会议论坛上,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表示。   刘拓说,今年的沙尘暴比往年多,基本因素有两方面,一个是气候的原因,一个是沙尘源的原因。对于沙尘源来说,虽然面积逐年递减,但递减毕竟有限。因此,在中国,沙尘暴是不可根治的。   刘拓同时表示,林业部门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改变北方地区生态脆弱的状况。第一是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第二是加

    [阅读全文]

  • 我国铁路首建动物通道 青藏铁路垃圾不沿途排放

    [内容预览]

    | 2006-6-13 16:46:19
      青藏铁路的部分路段采取热棒降温等多种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解决冻土难题(5月29日摄)。新华社发一只藏羚羊在“欣赏”远处的青藏铁路(5月18日摄)。新华社发随着青藏铁路通车在即,很多人对如何保护青藏高原的净土深表担忧。对此,西藏自治区环保局、旅游局和青藏铁路公司等部门负责人表示,他们正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将“天路之旅”打造成“生态之旅”。今年7月1日,青藏铁路将全线开通试运营。

    [阅读全文]

  • 青藏铁路成为人与动物“和谐之路”

    [内容预览]

    | 2006-6-13 16:43:27
       新华网西宁6月10日电(记者王圣志、侯德强)夕阳映照可可西里草原,一列青藏铁路工程试验车缓缓爬上清水河特大桥,只见成群结队的藏羚羊在大桥两边或埋头吃草,或抬头凝望,或悠闲地从桥孔中穿过……   这是记者日前在可可西里五道梁采访时见到的情景。穿越可可西里的列车并没有给栖息在这里的野生动物带来 惊扰,从今年5月中旬开始,已经有800多只迁徙藏羚羊安全、顺利地通过了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

    [阅读全文]

  • 铁路贴身而过 草原依然圣洁

    [内容预览]

    | 2006-6-13 16:40:12
    新华网格尔木6月10日电(记者王圣志、文贻炜、拉巴次仁)在青藏铁路古露车站附近,一片再造“湿地”上牧草泛着淡淡青色,黑色的牦牛和白色的羊群悠闲地啃食着牧草,还不时有黑颈鹤、黄鸭等飞来觅食。   这片14万平方米的“湿地”,是铁路建设者模拟湿地环境营造的。规划中的青藏铁路古露车站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羌塘草原,需要占用14万平方米的湿地。车站施工前,建设者就考虑如何保护这片湿地。专家提出,湿地上的牧草不

    [阅读全文]

  • 15亿环保投资和谐路 青藏铁路不“惹”藏羚羊

    [内容预览]

    | 2006-6-13 16:36:54
      如何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保护好沿线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修建在珍稀物种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的青藏高原之上,一旦破坏沿线的环境,短期内很难恢复,那么这条环保投资高达15.4亿元的青藏铁路是什么样的一条铁路呢……    ·全长1142公里的“钢铁巨龙”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国家级自

    [阅读全文]

  • 温家宝:防沙治沙须标本兼治 地方政府要负总责

    [内容预览]

    | 2006-6-13 14:24:55
    中新网6月13日电6月12日上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沙尘暴防治工作专家座谈会。他强调,防沙治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进一步健全防沙治沙机制,坚持实行综合防治、科学防治和依法防治,锲而不舍地抓紧抓好防沙治沙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据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消息,在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就中国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和防治对策,各抒己见,建言献策。在

    [阅读全文]

  • 无序开发蚕食图们江脆弱的生态环境

    [内容预览]

    | 2006-6-13 9:39:59
    专家建议制定流域综合发展规划  记者徐伟北京报道“图们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比想象的还要脆弱,已经走上了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照此模式还不如不发展。”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杨小柳日前在“东北亚地区和平繁荣与中韩合作新课题——2006中韩专家论坛”上建议尽快制定“图们江流域综合发展规划”。  杨小柳说,图们江流域是一个特别而敏感的地区,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毗邻,南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目前介入此地区事务

    [阅读全文]

  • 绿色和平组织:广州3大超市售农药残留超标菜

    [内容预览]

    | 2006-6-13 9:36:36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昨日在广州公布:在广州市万佳、百佳和家乐福三家连锁超市所销售的蔬菜和水果中,超过八成半含有农药残留,14%的样本农药残留超出国家标准,两成半含非法农药残留,共计逾三成含有非法农药或农药残留超标。     绿色和平呼吁三家超市即刻撤回有问题的蔬果,并采取蔬果来源监控及有效的农药检测措施,以保障

    [阅读全文]

  • 深圳500公顷红树林构筑海上绿色长城

    [内容预览]

    | 2006-6-13 9:33:49
    新华网深圳6月13日电   (李南玲)记者从日前完成的《深圳市城市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深圳市红树林保护和发展规划》中获悉,深圳将全面保护和发展红树林,未来红树林在这里将达到500公顷的规模,构筑起海上绿色长城。   深圳市农林渔业局对红树林现状进行的调查显示,深圳现有红树林林地面积169.7公顷,其中,成熟的天然林面积66.7公顷,成熟的人工造林林地面积100公顷,人工幼林3公顷。该市现有

    [阅读全文]

  • 首批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颁发

    [内容预览]

    | 2006-6-12 16:30:15
    本报6月9日讯 国家环保总局今日在京隆重举行“国家环境友好工程”颁奖仪式。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出席仪式并讲话。他指出,对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的典型工程,要大力表彰,积极宣传,树立典型。通过严格执法并辅之以必要的激励措施,认真落实环评七项承诺,动员全社会关心环保、重视环保、支持环保,将环保工作不断推向新水平。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傅铁山在颁奖仪式前,接见了获得“国家环境友好工

    [阅读全文]

  • 青藏铁路环保投资15亿 藏羚羊适应专用通道

    [内容预览]

    | 2006-6-12 8:32:11
    据新华社拉萨6月11日电 (记者 拉巴次仁 文贻炜 王圣志) 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修建在珍稀物种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的青藏高原之上,一旦破坏沿线的环境,短期内很难恢复。据审计署今年3月发布的最新公告显示,青藏铁路环保措施相关投资15.4亿元。  “投入这么大的巨资从事铁路建设环保工作,这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还是首次。”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黄弟福介绍说,为了使环保工作贯彻到建设中的每一环节,

    [阅读全文]

  • 复旦学子废弃宣传单再当草稿纸

    [内容预览]

    | 2006-6-7 14:51:36
    世界环境日,一个个色彩鲜艳的“传单回收箱”在复旦大学各个食堂门口“上岗”。近日,复旦学子们在校园网站上发起了“校园节约高招”旋风行动,宣传单浪费问题成为了“众矢之的”。   复旦物理系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到,复印传单目前已占到大多数复印店业务的50%至60%。这些传单在发放之后绝大多数都被扔掉,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物理系向全校师生呼吁,不再以传单作为宣传的主要手段,信息将通过学校邮箱、BBS、

    [阅读全文]

  • 大连“以纸换树日”

    [内容预览]

    | 2006-6-7 14:49:47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大连的《新商报》说,从今年开始,大连将每年6月的第一个周六定为‘以纸换树日’。用卖废旧报纸的钱换一棵小树苗,这就是“以纸换树”的环保概念……”昨日,中央电视台的第一时间马斌读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节目都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大连的“以纸换树日”。   央视名栏目马斌读报读了5分钟   由新商报与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市环保局、市林业

    [阅读全文]

  • 湖北省2005年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内容预览]

    | 2006-6-7 14:47:21
    本站6月7日讯(记者 胡顺华 通讯员 李飞)湖北省环保局6月5日发布的2005年环境状况公报表明,2005年度湖北省内湖泊污染严重,饮用水源达标率上升。  湖泊主要受氮、磷污染,水质恶化逐步加剧。11个省管湖泊15个水域中,水质符合功能区划标准的湖泊为26.7%,处于富营养状态的占46.2%。水质状况与2004年相比,Ⅱ、Ⅲ类水质的湖泊减少了14.2%,劣Ⅴ类水质的湖泊增加了14.3%。武汉、黄石

    [阅读全文]

4426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