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节约型社会

    [内容预览]

    | 2006-5-26 10:20:20
    本报讯  4月22日,由我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地球日活动筹备组共同举办的“恢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方式及科技创新应用”座谈会在京召开。  与会者认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护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新时期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经济社会正向工业化、城市化推进,这些经济社会活动变化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文化传承发生激烈冲突矛盾。如何在现代

    [阅读全文]

  •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召开

    [内容预览]

    | 2006-5-26 10:18:12
    本报讯  4月25日至28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经济增长与环境”课题组第三次国际专家与国内专家联合会议在京召开。此次 “经济增长与环境”课题由我院数技经所承担。  与会者围绕“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早期预警与政策建议”课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专家学者分析了“十一五”计划中有关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环境与效率目标等内容;从今年第一季度

    [阅读全文]

  • 台商认治荒漠化土地 吉林省提供16万亩荒漠化土地,经营使用权50年

    [内容预览]

    | 2006-5-26 10:12:51
    本报讯国家林业局、吉林省人民政府、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近日在北京联合召开大会,启动“台商参与祖国荒漠化土地治理大行动”。  为促进“台商参与祖国荒漠化治理大行动”,吉林省白城地区大安市首批提供16万亩荒漠化土地供台商认治。台商按每亩400元的标准缴纳认治费,取得国有草原使用证,经营使用权50年不变。还可以有偿转让由林业部门管理并已治理的生态草地的经营使用权。凡认治的荒漠化土地均可纳入生态草建设范畴,

    [阅读全文]

  • 山东环保“十一五”规划明确总量控制目标 五年削减百分之十六

    [内容预览]

    | 2006-5-26 10:10:28
    记者 周雁凌 季英德  本报讯山东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确定未来5年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基本完成生态省建设中期阶段目标任务,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在全省GDP年均增长10%左右的同时,全省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2%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2005年削减16%以上。  在日前召开的规划专家论证会上,中国工程院、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的专家、学者认真听取了编制情况和规划内容的全面汇报,一

    [阅读全文]

  • 胡四一在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

    [内容预览]

    | 2006-5-24 18:12:49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专题研讨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水利部向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和水利系统内的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来自试点城市和试点省份的代表、来自热切希望并准备开展这方面工作的有关省市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是当前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全新的课题。2004年水利部印发了《关于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若干意见》,从2005年开始,水

    [阅读全文]

  • 中国不会放弃“绿色GDP”计划

    [内容预览]

    | 2006-5-24 11:31:39
    本报讯 日前,一篇题为《中国放弃“绿色GDP”计划》的报道,引起中国百姓的高度关注。该报道出自英国《金融时报》,对此,中国官员在最短的时间做出了反应,否认了该报道的说法。  有难度但没放弃  5月20日,《财经时报》报道了国家环保总局的态度,该局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王金南明确表示,中国并没有放弃“绿色GDP”计划,上述报道是不实的。   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也明确表示:中国政府没有放弃“绿色GDP”

    [阅读全文]

  • 我国30万平方公里土地经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明显减轻

    [内容预览]

    | 2006-5-23 7:50:36
    新华社银川5月22日电(记者武勇、孟昭丽)记者22日从在宁夏银川市召开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获悉,近5年全国已在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施了生态修复措施,其中30万平方公里达到了逐步治理,水土流失明显减轻的目标。  据介绍,2000年以来,水利部根据新的治水思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防治水土流失的实践与探索。许多地方出台或者发布了实施封山

    [阅读全文]

  • 全国人大将对环保法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内容预览]

    | 2006-5-23 7:42:03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记者邹声文)记者日前从全国人大常委会获悉,今年五至八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紧紧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主题,对过去三年来已经检查过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情况及所提改进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跟踪检查,同时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情况。这是对我国有关环保法律的一次较为全面、综合性的执法检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以来,已先

    [阅读全文]

  •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威胁

    [内容预览]

    | 2006-5-23 7:35:31
     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记者顾瑞珍)22日是第1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在此间表示,环境条件恶劣,加之人类不合理经济开发活动的影响,使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严峻挑战,许多物种处于濒危之中。要努力保护好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今年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保护干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全国面积的52.

    [阅读全文]

  • 江苏四市冲刺国家生态市

    [内容预览]

    | 2006-5-22 13:26:56
    本报讯 国家环保总局考核验收组近日对江苏省江阴、张家港、常熟、昆山4市创建国家生态市工作进行现场考核验收。考核验收组认为,4市已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同意通过考核验收,并上报国家环保总局审议、批准。带队考核验收的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指出,4市创建国家生态市为全国提供了经验。   吴晓青指出,在江苏省4市生态市创建中,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重要保障;规划先行是重要前提;政策引导是重要手段;工作思

    [阅读全文]

  • 人水和谐新境界

    [内容预览]

    | 2006-5-21 16:49:32
    本报记者 夏斐 夏静 王远方  一条江,一座坝,一条鱼,一株草。三峡工程如此牵动一个国家的神经。   百年梦想,40年论证,13年建成。三峡大坝如此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复兴。   今天,三峡大坝如期全线到顶,巍然屹立。三峡工程对环境影响再次成为特别关注。   水坝直接改变的是河流,河流是生命的摇篮,于是人与水坝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三峡工程七大生态焦点问题的解读,让我们看到一种人水和谐的治江新

    [阅读全文]

  • 三峡大坝浇筑到顶百年梦圆 六热点问题详细解读

    [内容预览]

    | 2006-5-21 16:38:59
    质量:大坝没有查出一条裂缝   5月20日14时,长江三峡大坝最后一个仓面混凝土浇筑胜利收仓,相对于原计划2007年3月底大坝达到185米高程的目标,提前了10个月。   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说,虽然是提前完成,但并没有牺牲质量。“经过今春检查,现在我们更有把握相信:右岸大坝是一座没有裂缝的混凝土重力高坝,这创造了世界奇迹。”  过去,人们总认为,混凝土大坝不开裂是不可能的,甚至有“无坝不裂”

    [阅读全文]

  • “洋”记者三峡发问“水”专家妙语作答

    [内容预览]

    | 2006-5-21 16:36:06
    □本报记者 吴豪强  5月17日,境外28家媒体的58名记者登上即将到顶的三峡大坝,零距离采访了三峡工程。国务院三峡建委副主任、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副总经理曹广晶会见了记者,简要介绍了三峡工程的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三峡工程安全无虞  法国法新社记者:今天上午我参观了大坝,我个人认为,对于恐怖袭击和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来说,保卫人员数量较少,三峡大坝显得非常脆弱,你们有没有措施保证大坝

    [阅读全文]

  • 遭受沙漠化侵蚀 古长城期待绿色屏障

    [内容预览]

    | 2006-5-21 16:24:26
    新华网榆林陕西5月21日电(记者吴晶晶)在陕西境内,黄土夯筑的长城越来越多地面临着沙漠化和风沙侵蚀的威胁,原本就脆弱的古长城亟须一道绿色屏障的保护。  陕西榆林地区是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过渡地带,其地貌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北为风沙草滩区,长城以南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由于受到严重的沙漠化和风沙侵蚀影响,这里的长城段破坏严重,保护起来十分困难。  记者随“剑南春2006中国

    [阅读全文]

  • 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聚焦六大重点

    [内容预览]

    | 2006-5-19 22:50:51
    新华网上海5月19日电 (记者 王蔚) 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轮值主席交接仪式19日在上海举行,担任2006年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轮值主席的上海市科委主任李逸平提出,2006年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聚焦六大重点:   ——全面落实《长三角“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各项任务。在2005年完成的《长三角区域“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的基础上,2006年要明确责任,聚焦长三角科技发展实际需求,符

    [阅读全文]

  • 三湘环保世纪行:“绿色古丈”奏响生态主旋律

    [内容预览]

    | 2006-5-19 22:46:08
    红网湘西5月19日讯(记者 王宏婷)“绿水青山映彩霞,白云深处是我家;青青茶园一幅画,迷人画卷天边挂……”今天,在湘西自治州古丈县,伴随着茶场女孩献上的一曲婉转清丽的《古丈茶歌》,“三湘环保世纪行”一行采访了古丈茶厂、蔬菜基地和沼气建设示范点,湘西小城古丈一幅“绿色、生态”的美丽画卷展现在眼前。   下午,走进古丈县有机茶业有限公司,一股清新的茶香扑鼻而来,热情的古丈人把我们迎进茶厂,生产车间内大

    [阅读全文]

  • 交通和环保成为关注焦点

    [内容预览]

    | 2006-5-19 8:03:23
    国际奥委会第29届奥运会协调委员会部分官员与专家在观看国家体育场(鸟巢)建筑模型。 新华社发■ 特派记者 白志标 本报北京5月18日电   为期三天的国际奥委会第29届奥运会协调委员会第六次全会今天结束。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对记者表示:“三天的协调会开得非常具有积极性和建设性,在看了北京奥运场馆建设情况后,能概括我们感受的就是一个词——‘吃惊’。”  奥运期间采取临时交通措施  在今

    [阅读全文]

  • 贵州实施生态资源管护工程

    [内容预览]

    | 2006-5-18 8:54:42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将加大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力度,积极推行边开采边恢复的模式。组织编制并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重点加强对煤、磷、铝、锰等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争到2010年使贵州省矿山恢复治理率提升到25%。  5年来,贵州省大力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加快矿区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开展矿山限期治理和生态恢复治理等示范工程,有效控制和改善已被破坏的生

    [阅读全文]

  • 我国沙尘源呈扩展态势

    [内容预览]

    | 2006-5-18 8:33:29
    据新华社银川5月17日电今春以来,多起席卷半个中国的沙尘暴,再次引起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记者日前从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了解到,我国“三北”地区沙尘源已呈现多样性,并随着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水源退缩,部分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沙尘源呈现扩展态势。    据三北防护林建设局总工程师张文明介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加剧,甚至改变河流水源的流淌路

    [阅读全文]

  • 湖北环境监察谋划综合监管

    [内容预览]

    | 2006-5-17 11:41:06
    本报讯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湖北省环境执法工作会议上获悉,湖北省“十一五”环境监察工作将力争实现由“注重基础”向“规范执法”、由“分散建设”向“整体建设”、由“常规监察”向“科技监管”、由“工业监管”向“全面监察”、由“单一执法”向“综合执法”转变,以打造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高效廉洁的环境监察队伍。   据悉,湖北省“十一五”环境监察将由“注重基础”向“规范执法”转变。“十一五”期间,湖北省将重点

    [阅读全文]

4426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