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渝遭60年一遇干旱 专家:以"生态智慧"应对天灾
[内容预览]
| 2006-8-21 11:00:22灾害还包括今年初新疆阿勒泰地区遭遇的13次降雪天气…… 从前天开始,以“和谐社会建设与地理学创新”为主题的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在兰州举行。施雅风院士、郑度院士、陆大道院士、李吉均院士、程国栋院士、秦大河院士等大批我国一流的地理气象生态学界专家广泛关注着一个重要议题:面对日益频繁、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自然灾害,我们应当如何发挥更大的生态智慧,更聪明地构建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和谐自[阅读全文]
-
我国环保产业“十一五”期间可望保持15%以上增长速度
[内容预览]
| 2006-8-21 8:40:51“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可望保持15%至17%的增长速度,2010年环保产业的年收入总值将达8000亿元至10000亿元。 为了推动环保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国家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快制定环境要素和重污染行业的污染治理技术政策、指南、工程技术规范、环保产品技术标准,制定和发布鼓励优先发展的环保技术、产品目录和淘汰技术、工艺和产品目录;实行支持环保技术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结合重大环境保[阅读全文]
-
我国建立环保"统一战线" "为可持续发展而奋斗"
[内容预览]
| 2006-8-21 8:33:04由86位著名环保专家组成的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和环保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两委”)日前在京宣告成立。我国由此开始建立最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据了解,“两委”分别由49位我国环保专家和37位环境科技专家组成。其中有30位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两委”的秘书[阅读全文]
-
全国环保科技大会:环境科技为环保“护航”
[内容预览]
| 2006-8-20 20:33:35新华网北京8月20日电(记者顾瑞珍 吴晶 吴晶晶)当农药残留物、化妆品、装修等造成的污染被频频曝光,“环保”成为我国社会的关键词。然而,与GDP共同攀升的环境问题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更呼唤着源源不断的科学智慧。 刚刚闭幕的全国环保科技大会上,国家提出实施“科技兴环保”战略,增强环境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环保科技究竟如何更好地发挥支撑作用,为环保事业保驾护航,仍是需要在实践中思考和摸索的问题。[阅读全文]
-
"十一五"时期我国将继续引进国际先进农业技术
[内容预览]
| 2006-8-20 20:30:38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姚润丰)经国务院批准,“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将每年投资1.1亿元继续执行“948”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技术计划),以全面提高我国农林产品开发能力、水利装备开发能力、农业安全防范和生态建设能力。 “948”计划“十一五”启动会20日在北京举行。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表示,“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食品安全与生态安全的双重约束、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的双[阅读全文]
-
天津开发区到滨海新区:铸就区域经济战略支点
[内容预览]
| 2006-8-20 20:24:48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天津滨海新区 新华网天津8月20日电(记者刘刚 张涛) 2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来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挥毫写下“开发区大有希望”时,这个建立在盐碱荒滩上才两年的开发区还是百业待兴。 20年后,天津开发区不仅发展成为我国5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中的排头兵,还带动起一座现代化的新城,矗立在渤海之滨。 以开发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天津滨海新区,在纳入国家区域经济发[阅读全文]
-
世博园区共新扩建30条路 体现科技生态理念
[内容预览]
| 2006-8-20 16:06:11伴随着世博园区内浦东区域中的浦明路等11条道路的率先开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工程建设昨日上午9时正式启动。与此同时,上海世博会筹备工作也进入了全面建设的新阶段。 根据世博会筹备工作的进度安排,主要场馆将于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到2009年底要基本完成园区建设任务。主办方表示,上海世博会将积极贯彻节俭办博、科技办博的理念及廉洁办博的指导思想,特别是把工程建设与世博会主题展示、科技创新和后续[阅读全文]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提高企业入园“绿色门槛”
[内容预览]
| 2006-8-20 16:02:12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近日提高了企业入园的“绿色门槛”,要求今后入园的所有企业,都要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节约能源、循环用水的技术,以使亦庄在节能、节水、节地上,在全市乃至全国处于最高水平。同时,在其最新制定的招商引资政策中,特别提出要禁止或限制简单加工、组装型项目进入开发区。 企业,不绿不要“按照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示范区的要求,北京开发区非常重视企业与环境的协调,重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阅读全文]
-
中国加强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研究
[内容预览]
| 2006-8-20 15:55:49新华网贵阳8月20日电(记者周芙蓉)中国加强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研究,“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项目近日在科技部立项。 记者从贵州省科技厅获悉,这一项目由贵州大学承担,贵州省科技厅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为项目依托部门,预期目标为2007-2011年。 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超过12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的贵州、广西[阅读全文]
-
86位环境专家组成“环保智囊团”
[内容预览]
| 2006-8-19 15:17:02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记者顾瑞珍 吴晶)全国环保科技大会18日在京举行,86位著名环境专家组成我国“环保智囊团”。 “环保智囊团”是由49位我国环保专家组成的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和37位优秀环境科技专家组成的环保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其中有30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据介绍,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是环境保护宏观与综合决策的高级专家咨询机构,国家环保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是[阅读全文]
-
甘肃自然保护区内竟非法探矿 环境面临严重危害
[内容预览]
| 2006-8-18 9:33:59位于甘肃省文县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大熊猫、珙桐、大鲵等国家级保护动植物。由于保护区内的让水河黄金资源非常丰富,致使当地政府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于不顾,竟然支持在让水河畔探矿、开矿,使得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和生物链面临严重危害…… 非法采金有恃无恐 保护区入口处竖有一块国家林业局立的石碑,刻有“自然保护区管理六‘禁止’”,其中第六条明确禁止在保护区内探矿开矿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成立[阅读全文]
-
专家关注宜居城市标准调查:四川城市很可爱
[内容预览]
| 2006-8-18 9:29:01四川在线-四川日报消息 我国首个由权威部门牵头编写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正征集公众意见,本报就此与四川在线联合进行的调查引来建设部项目组负责人罗亚蒙研究员的关注。8月16日,罗亚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愉快地说:“四川的城市很可爱。制定标准时会参考网友的意见。” 至8月11日,报网联合调查中,许多网民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可喜的是,超过5成受调查者认[阅读全文]
-
新疆退牧还草工程筑起千里绿色屏障
[内容预览]
| 2006-8-17 14:14:24新华网乌鲁木齐8月17日电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获悉,目前新疆已在从阿尔泰山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广阔地带完成退牧还草4663.08万亩,初步构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新疆是我国牧区之一,草地类型丰富,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达7.2亿亩,但由于长期以来载畜量过大、草场利用不合理等因素,到20世纪末,全区80%的草场开始退化,近三分之一的草场退化严重,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及艾比湖周边成为[阅读全文]
-
实施“双蛋白”开发战略——让国民多吃“豆”和“奶
[内容预览]
| 2006-8-16 23:37:58农民日报2006年8月16日消息 在日前公众营养中心举行的季度新闻通报会上,我国营养专家呼吁,从实行植物蛋白质与动物蛋白质开发并举、以植物蛋白质为基础,即“双蛋白”开发战略出发,今后我国应以振兴大豆产业和奶业为重点,综合开发利用这两大蛋白质资源,并促进二者相结合,以利于我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结构的优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每人每天应吃奶类及奶制品100克和豆类及豆制品50克”。[阅读全文]
-
未来五年我国计划制修订1378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内容预览]
| 2006-8-16 23:34:14《科学时报》2006年8月16日报道:据新华社消息,记者日前从国家环保总局获悉,“十一五”期间(2006~2010)国家环保总局计划制修订1378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比“十五”期间(2001~2005)制修订的321项增加3倍多。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制定并发布的《“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规划》,新制修订的环保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7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121项,国家环境标准样[阅读全文]
-
天津海河沿岸形成“绿色走廊”
[内容预览]
| 2006-8-16 11:13:41新华网天津频道8月15日电 在海河上游区域修桥铺路的同时,生态环境工程也在紧张进行中。按照天津市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海河上游区域将通过堤岸改造、公园建设、绿化及水环境工程等,在未来几年较大程度地改善生态环境,成为一片绿色、环保、健康、宜居的生态乐土。 海河沿岸形成“绿色走廊” “十一五”期间,将完成光华桥至外环线15.5公里的堤岸改造。建成7.8公里的绿色亲水景观,面积72[阅读全文]
-
中国5措施抬环保准入门槛 重治工业园区环境违法
[内容预览]
| 2006-8-14 10:05:02中新网8月14日电据人民日报报道,国家环保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日前表示,环保总局将通过加强环保准入审查、严格控制新建项目、集中整治工业园区的环境违法问题等有力措施,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要求,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势头。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司负责人表示,环保总局将主要采取以下五项措施,提高环保准入“门槛”: ——加强环保准入审查、严格控制新建项目。对于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限制[阅读全文]
-
2010年上海将初步建成节水型社会
[内容预览]
| 2006-8-14 9:52:25记者郗佳荃上海报道 从今年开始,节约型社会的另一项重要指标——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将正式纳入上海市统计指标体系,并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强制性指标,以进一步提高这个“水质型”缺水城市的用水效率。日前发布的《关于本市巩固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加强节水型社会(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称,到2010年,在巩固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的基础上,上海初步建成节水型社会(城市)框架,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万元[阅读全文]
-
陕西省水保生态环境创全国“五个第一”
[内容预览]
| 2006-8-13 23:43:03新华网西安8月13日电(记者丁静)陕西省山川秀美水保生态环境建设近5年取得“五个全国第一”的成绩。这是记者12日从陕西省水保局了解到的情况。 “十五”期间,陕西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4万平方公里,年治理面积占到全国治理总面积的1/8。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名列全国第一。 目前,陕西省综合治理小流域2600多条,新建淤地坝5000多座,累计建成淤地坝3.74万座,占到黄土高原区总坝数的近40[阅读全文]
-
伊犁河流域水土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内容预览]
| 2006-8-13 23:38:06新疆新闻联播:伊犁河流域降水充沛、河流纵横,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誉。但日前由国家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组织的考察组在伊犁河流域的考察结果却表明:伊犁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严重,加大水土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的工作迫在眉睫。 伊犁河谷降水量很丰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伊犁河两岸水土的流失。在霍城县惠远镇,仅近五年内就因水土流失损失土地二百多亩,而极具历史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的惠远古城自1763年至[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