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逾10%大城市居民认为所在城市不宜居
[内容预览]
| 2007-1-16 8:46:02核心提示:《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显示10%以上的大城市人认为自己所在城市不适合居住,21.7%对饮用水不怎么满意。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与行为得分都不及格。 本报讯 10%以上的大城市人认为自己所在城市不适合居住,在城市中,对饮用水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占21.7%.昨天,《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正式对外公布。该指数是由国家环保总局指导,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的国内首个环保指[阅读全文]
-
环保“晴雨表”首发布:我们一直在“忍气吞声”
[内容预览]
| 2007-1-16 8:33:09公众每时每刻都在“忍气吞声”,这是昨日发布的“民生指数2006”显示的调查结果。 82%的人“谈食色变”,81%的人“饮水思危”,73%的人“忍气吞声”……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昨日公布的国内首个环保指数“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表明,环境问题成为2006年中国公众关注的焦点,环境污染正成为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杀手”。其中,63%的公众认为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阅读全文]
-
昆明建宜居之城 实施“蓝天工程”
[内容预览]
| 2007-1-16 1:29:09春城,以气候宜人、鲜花四时不断而出名。然而,在全国风生潮涌的城市建设中,昆明人引以为豪的春城味道越来越淡,城市功能老化、鲜花绿树偏少、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越来越严重,使昆明的“宜居”指数不断下降。 去年以来,昆明市痛下决心,着力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以“天蓝、地绿、水清、路畅”为目标,以“五个加大”为突破口,即加大交通治理力度,完成高海公路工程,实施广福路、昆洛路入城段改扩建,建成北京路延长线公[阅读全文]
-
世界各地学者在港探讨食水供应的可持续及安全性
[内容预览]
| 2007-1-16 1:27:23香港大学15日在此间举行可持续及安全的食水供应国际研讨会,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共同探讨有关课题。 为期2天的研讨会主要讨论保护水源及污水循环再用、水资源管理及环境保护政策,以及河床生态状况并监测毒素及病原体科技等议题。 香港大学生态学及生物多样性学系教授杜德俊在会上探讨了亚洲河流生态状况及对生物多样性保育的影响。他表示,目前最关键的是要确认生态区的生态属性,以促进生态区在人类支配的河流[阅读全文]
-
中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走过20周年 目前已建58个
[内容预览]
| 2007-1-15 20:51:04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最新一期《学习时报》上接受记者采访时,总结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20周年的成绩和经验。徐冠华透露,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国家级实验区58个,分布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覆盖总人口为4012万,占全国总人口的3.09%。徐冠华说,1986年,针对改革开放初期区域发展中出现的经济增长较快,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人口素质不高,资源承载力降低,环境污染加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阅读全文]
-
国家环保总局今出台办法 将公众参与环评制度化
[内容预览]
| 2007-1-15 19:36:16中广网北京2月22日消息 国家环保总局今天正式发布《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这是中国环保领域的第一部公众参与的规范性文件,更是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关于“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内容的实际行动。 环评公众参与 加强决策民主化 潘岳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内容。将公众参与制度化地引入环境[阅读全文]
-
内蒙古自治区将建环保问责制全面落实环保责任制
[内容预览]
| 2007-1-15 19:34:52今后,内蒙古自治区将建立环境保护问责制,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环境质量保护意识。在第五次全区环境保护大会上,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杨晶表示,自治区要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范围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考核情况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干部选拔任用、奖惩的依据之一;要建立环境保护问责制,对因决策失误、行政干预、监管不力造成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领导干部和有[阅读全文]
-
首个环保“民生指数”出炉 食品安全最受关注
[内容预览]
| 2007-1-15 12:19:24本报讯 记者王海报道:82%的人“谈食色变”,81%的人“饮水思危”,73%的人“忍气吞声”……1月14日上午,《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正式公布。该指数显示,86%的公众认同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39%的认为环境污染给本人和家人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 在访问的问题中,被访者最关心的是食品安全问题。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阅读全文]
-
以科学发展引领青山生态工业城区建设
[内容预览]
| 2007-1-11 11:46:56近些年来,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生态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一些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取得较好成效。但是,把生态工业园区与生态城区建设相融合,实现区域共生的生态工业城区,国内外目前还没 有一个成功模式,建设生态工业城区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理念。青山提出建设生态工业城区,其目标指向就是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运用科技创新、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等手段发展先进[阅读全文]
-
我国沙尘暴策源地之一甘肃民勤沙丘移动加速
[内容预览]
| 2007-1-11 11:41:52我国沙尘暴策源地之一甘肃民勤沙丘移动速度加快。虽然2006年民勤县“刮”沙尘暴的次数比常年少了近一半,但其境内沙丘的移动速度较前年有所加快,一处观测点的数据显示,沙漠边缘向绿洲推进的距离比2005年多了5.93米。 武威市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民勤县共出现沙尘暴14次,比常年偏少12次。其中强沙尘暴4次,最强一次出现在2006年4月10日,最小能见度仅为100米,瞬间极大风速为每秒17.1[阅读全文]
-
全国人大很快将审议水污染防治法修改稿
[内容预览]
| 2007-1-11 11:40:55北京1月12日讯 记者郄建荣 全国人大环资委今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毛如柏透露,全国人大将尽快审议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稿。 毛如柏介绍了有关环境立法的计划和进展情况。他说,目前,全国人大环资委立法重点之一是循环经济促进法,这部法律将在2007年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另外两部重要法律是自然保护区法和海岛法,本届人大将完成这两部法律的立法工作;国务院已经制定需要全国人大环资委[阅读全文]
-
深圳将建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
[内容预览]
| 2007-1-11 8:41:36深圳将建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 市领导昨为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授牌,深圳报业集团“废旧报纸回收体系”等37个项目入选 深圳商报记者崔霞林若飞 【本报讯】由深圳报业集团发行公司实施的旧报回收项目自2004年8月启动以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目前已累计回收1.4万吨。200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将深圳报业集团废旧报纸回收体系列为第一批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昨天,深圳报业[阅读全文]
-
建立中国式的“环境善治”
[内容预览]
| 2007-1-11 8:36:032006年是我国环境保护新阶段的开篇之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大幅度强化了环境保护施政力度,同时环境形势出现分化和相持的格局。 2006年的主题是提出实现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重塑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二是突出环境保护国家意志的作用。 展望200[阅读全文]
-
我国将首次制定围填海规划
[内容预览]
| 2007-1-11 8:34:31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据新华社电 中国沿海各地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围填海”热已经引起国家高度重视。记者10日从在京举行的纪念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五周年座谈会上获悉,全国性围填海规划将在今年正式启动。这是中国首次制定全国性围填海规划。 当前,国家实行土地宏观调控,严把建设用地“闸门”,沿海各地把发展的目光转向海洋,“向大海要地”,围填海活动呈现出速度快、面积大、范围广的发展态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阅读全文]
-
山西待开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解生态难题
[内容预览]
| 2007-1-10 18:51:212007年1月1日,山西省灵石县桃钮村,一村民家的窑洞已经坍塌。桃钮村位于1000多米高的山上,山下自1937年开始就有煤矿采煤,地质灾害严重。 因采煤,椒仲村的水源枯竭,果树缺水枯死。原有近千亩的果树,现只能砍伐做柴烧。 2006年12月30日,灵石县椒仲村,村民武改红站在自家窑洞门口。她家的窑洞已经出现了3道裂痕,但是因为家庭经济不宽裕,无法搬迁。 由于村里的学校停办,蔡晓霞和同学们都在[阅读全文]
-
“十一五”期间天津市将建国家级绿色石化基地
[内容预览]
| 2007-1-10 18:44:501月10日上午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十一五”期间,天津市将积极建设总面积达80多平方公里的滨海化工区,在规划建设260个重点项目的同时,通过重点发展四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全面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建立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绿色GDP统计核算体系,实现生产与生态的平衡,构建环渤海地区最完善的石化循环经济产业带,促进天津市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阅读全文]
-
《长株潭环境同治规划》发布
[内容预览]
| 2007-1-10 8:36:25“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昨日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长株潭环境同治规划》相关信息,为长株潭三市市民勾勒出一幅幸福生活的蓝图。资料图片陈飞摄湘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治理湘江是这次规划的重点之一。资料图片余志雄 摄 三市同步治理母亲河 本报讯 (记者唐薇频王洁)“至2010年,长株潭环境质量全面改善。饮用水源水质平均达标率达97.8%,空气质量优良率平均达[阅读全文]
-
保饮水安全和空气清新
[内容预览]
| 2007-1-9 14:51:51本报讯 新年伊始,内蒙古自治区对新一年的环保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力争为内蒙古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饮水安全和空气清新是环保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政府和群众关切的焦点问题。内蒙古提出突出一个重点,要求各地都要在饮用水源地建立保护区,坚决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落实具体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强黄河、西辽河、海拉尔河等重点流域的污染治理,确保重点流[阅读全文]
-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适地适树与适地适林
[内容预览]
| 2007-1-5 14:37:40对土地总面积约62.4万公顷的黄土高原来讲,水土流失是最大的环境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障碍。为了治理水土流失、修复生态环境,建国以来,该地区大力开展植被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尤其是从1999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植被建设速度加快,森林覆被率每5~8年增加1%,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良。但问题是,这里人工草地保存率低下,仅为15%~30%,个别县区[阅读全文]
-
调查显示公众消费水平下降 对生态环境最不满
[内容预览]
| 2007-1-5 14:35:27在幸福感方面,公众对健康状况、物质、精神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的满意程度比去年均上升了,但对社会和谐度和国际地位的满意度,却比去年有明显的降低 在家庭生活方面,公众对消费水平的满意度比去年下降了,由2005年的46.1%下降到45.3%,中国社会调查所分析员洪丽英分析称,今年我国人民币虽然对外升值了,[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