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颜色影响飓风路线
一项研究表明,海水颜色可能会有力地阻止飓风肆虐。研究人员模拟了北太平洋地区的海水颜色变化,发现飓风减少了70%。这可是一个巨大的落差,因为该地区的飓风占全世界总数的一半以上。
在叶绿素的帮助下,单细胞浮游生物能将阳光转化为海洋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研究发现,海洋中的叶绿素极大地减少了飓风的发生。当海水中的叶绿素浓度降低,海水颜色也相应减淡,就会降低该地区的飓风数量。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地球物理学流体动力实验室用计算机模型比较了2种情境下的飓风发生率:科学家首先用卫星观测到的北太平洋叶绿素浓度模拟了真实情境,随后将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中的叶绿素浓度设置为零,再与前一种情境进行比较。
在后一种情境下,副热带环流内外的大气循环和热量分布格局受到调整后,环流中没有叶绿素,确实对飓风有所影响。事实上,在赤道沿线,这一环流外部的新格局使飓风的发生率上升了20%。但在北方,环流周边的飓风则减少了70%。模型表明,菲律宾和越南将遭受更多飓风的袭击,但在中国南部和日本登陆的飓风将会减少。
在叶绿素为零的情境下,阳光会透入海水的更深处,使得海面变冷。海面水温降低阻碍了飓风形成:首先,较冷的海水提供的能量也相对较少;其次,大气循环模式的改变令干燥空气上升,加大了飓风形成的难度;第三,大气循环模式的改变将强风推向高空,往往会阻止雷暴的发展,从而将飓风扼杀在摇篮里。
科学家表示,叶绿素浓度改变具有无法估量的威力,还需深入研究,减少北太平洋飓风仅仅是其中一例,如果将部分海域的叶绿素全部清除,会带来巨大的变化,但这一做法值得考虑。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研究发现海水变色能让飓风变向 改变海水颜色或可阻止飓风肆虐 《自然》:地球目前处于千年来的飓风高发期 2009年飓风季节活跃 预计出现14次热带风暴 《自然》:海水变暖增加飓风强度 飓风给马达加斯加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自然》:洋面微小升温会大幅增加飓风活性 飓风疑为全球变暖惹的祸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