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磷源与水体中磷浓度的关系
而掌握这些关系有助于制定、实施和评价相关管理策略,减少养分污染。
华盛顿州立大学温哥华分校及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科学家对人为磷源与加州中央山谷的河流中的磷浓度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农业活动及人口密度数据用于估算2000年代初期每年进入中央山谷各流域的人类活动产生的磷量。然后科学家把估算结果与2000-2003年间这些流域的河流中的磷浓度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表在8月份的《环境质量杂志》上。研究受加州SeaGrant、美国地质调查局及NASA(美国宇航局)资助。
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所研究的流域中,绝大部分的人为磷源集中在很小的区域内。此外,与流域中农业及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一般性数据相比,对来自化肥和牲畜粪肥(而非人类污泥)的磷的估算能更好地预测河流中的溶解性磷。河流中磷的形态很重要,因为不同形态的环境影响不同。
“掌握人为养分源与河流中养分浓度间的关系很有意义因为它有助于管理策略的制定,减少养分随径流进入环境,”与John Harrison和Randy Dahlgren共同开展了这项研究的Dan Sobota说。
研究还需要继续调查人为养分源与水体养分浓度的关系在其它有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地区有何不同。
(babymouselover编译/环境生态网)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山西有望获批成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省 专家警告全球磷峰值到来 将进一步引发粮食危机 山西省将成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省 第四届土壤-植物连续体中磷动态过程国际会议在京开幕 保护修复水生态系统 源头分离:让氮、磷实现零排放 胡四一在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 湖南地表水普遍受污染 洞庭湖磷、氮污染严重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