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正文

大熊猫,你在野外还好吗?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成都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22

  近年来,生活在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中的大熊猫频频走出自己的栖息地,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有人猜测是否与震后大熊猫栖息地环境的改变有关,对此,肖治术研究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熊猫走出栖息地遇险的事件在都江堰周边已发生多次,从时间上来看并非始于震后,地震前也有,因此很难将原因单纯地归结为地震造成的环境改变。一般这种野兽落单,离开原有栖息地的情况多和疾病有关。这次科考,我们正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出大熊猫多次走出栖息地,闯入人类居住区的真正原因。大熊猫在都江堰过得还好吗?我们希望找到答案,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还只是开始。”

  3

  考察生态恢复

  珍稀的不仅仅是大熊猫

  生物物种具有极高研究价值

  “除了大熊猫,红豆杉、珙桐、独叶草、金丝猴、绿尾虹雉等都是我们这次考察的目标。”参与科考行动的中科院山地所孔纪名研究员表示,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北段,属著名的生物多样性富集区。系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海拔1196米-4582米,高差达3000多米,保存着原始的高山峡谷自然生态系统和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

  “珍稀的不仅仅是大熊猫,该地区生物物种丰富,植被类型多样,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目前科学界对该区域野生动物栖息及自然资源分布情况了解得还比较少。”孔纪名说,这次科学考察行动也是对地震后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恢复进程及自然景观资源分布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考察。 本报记者 李自强 文/图

  新闻资料

  1953年1月17日 一只野外大熊猫在都江堰玉堂镇被发现,并救护至成都动物园斧头山饲养场(即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前身),该熊猫亦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只被救护个体,开启了我国野外大熊猫救护之路;

  2000年1月12日 虹口乡深溪村三社村民张天成家闯进一只大熊猫,这只大熊猫后来被送到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成功救治,取名为“遗宝”;

  2005年7月16日 一只大熊猫从玉堂镇赵公山下山经玉垒山公园进入闹市区,在世界上引起轰动,该大熊猫被国家林业局取名为“盛林1号”,于当年8月8日放归到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2年3月16日 龙池新山门处一只大熊猫穿越龙溪河道,并咬伤了试图帮助它的群众左脚的故事,再次引起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

  2012年4月17日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池保护站附近300米处发现一只野生大熊猫,距3月16日龙池新山门发现大熊猫仅仅一个月,大熊猫两度光顾龙池。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