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你在野外还好吗?
昨日上午,来自中科院、中央电视台、都江堰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相关工作人员齐聚都江堰市玉堂镇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熊猫谷。他们将从这里出发,深入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开展为期半个月的综合科学考察和武装巡护,全面调查了解当地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栖息地自然资源情况。
1
解密“熊猫家园”
携带20台红外相机
63名壮士步行出发
45岁的明顶红来自虹口镇瓦子坪村,能够参与这次大型科考行动,他兴奋不已:“早就听说光光山上是大熊猫的家,这次希望能够看到真正的野生大熊猫。”
据介绍,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60个大熊猫保护区之一,位于大熊猫现代自然分布区狭长条状弧形带的中段,是岷山山系大熊猫B种群最大的栖息地。直接联系着岷山山系和邛崃山系两个世界最大的大熊猫野生种群,是大熊猫生存和繁衍的关键区域和“天然走廊”。据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显示,保护区已知大熊猫6-8只。2005年,保护区被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中国野保协会会长赵学敏誉为“熊猫家园”。
据介绍,这次以“自然·人·大熊猫”为主题的综合科考行动由中科院地质所、生物所、动物所的有关专家及中央电视台的编辑记者和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工作人员、公安武警、后勤保障人员通力合作,63名科考队员将由联合村磨子沟口开始步行,途经长坪、和尚桥、红石头、快龙子沟等处,抵达都江堰市最高峰——海拔4582米的光光山,然后经大崩山沟、大阴沟方向返回。
“我们带了20台高灵敏度的红外相机。”中科院动物所肖治术研究员告诉记者,科考队将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安放,为后续的长期跟踪调查打下基础。“这些相机可以在野外连续工作2-3个月时间,观测记录当地野生动物的活动情况。”他表示,此次科考队将把主要精力放到寻找大熊猫的粪便、足迹、爪痕、取食残骸,及其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的相关调查上。
2
探寻出走答案
野生大熊猫频频走出栖息地
难道是向人类发出求救信号
今年3月16日,都江堰龙池新山门发现野生大熊猫,仅仅距离30天后,都江堰长河坝再次发现一只野生大熊猫。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平日难得一见的野生大熊猫却在都江堰频繁现身,是否完全处于偶然?作为大熊猫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在遭受了“5·12”大地震后生态恢复到什么样的程度?为什么野生大熊猫会如此频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是它们耐不住独居山林的寂寞,想撞入城区看看繁华闹市?还是这些自然的精灵正向人类发出求救信号?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