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正文

啮齿动物:热带棕榈林的保护者?

Eedu.org.cn 作者:黄岚    资讯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8-26

刺鼠在种子传播方面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编译及图片整理:记者 黄岚 实习生 朱宇

  来源:Cosmo

  “啮齿动物”一词源自拉丁语“咬东西”的意思,顾名思义就是一群爱咬东西的小家伙。曾经,它们被指责为林木的破坏者,但最近研究者却证实,它们对热带棕榈林其实有“贡献”。

  刺鼠是非常有能力的种子传播者

  黑棕这种多刺的中南美原生植物是如何传播种子的,一直以来是个谜。黑棕种子与其他植物的种子相比又大又重。巨型动物曾经将它们作为食物,然后在排泄时将种子留在了较远的地方。但众所周知的是,连最后一只巨型动物也在一万年前灭绝了,为什么黑棕还在?

  为解开谜团,研究者在巴拿马热带雨林进行了一个“跟踪植物种子”行动,目的是明确黑棕种子的传播途径。他们选用了种子跟踪技术,用无线电跟踪了600颗黑棕的种子,将它们放在巴洛科罗拉多岛,用动作感应照相机进行监控。令他们惊讶的是,刺鼠这种在南美洲广泛分布的啮齿类动物,它们将黑棕种子挖出来后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种子运到另一个地方然后再埋起来。一颗被跟踪的种子在超过209天的时间内,一共被移动了36次,经过了749米最后停在距原地280米的地方。

  这个研究最近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来自美国史密斯尼热带研究中心的研究者认为,这些刺鼠事实上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种子传播者。

  “大”规模的“小”动物也对生态有较大影响

  跟踪和记录生命系统中种子的传播,对于研究者而言很繁琐,而且很不容易。研究人员表示,黑棕种子“个头大”的特点成为其最有利于被跟踪的地方。全世界的种子平均质量是1毫克,但是黑棕种子的质量几乎达到3克,所以这些有硬壳的种子更易被标记。而通过这些擅长偷窃的啮齿类动物的行为,也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规模的“小”动物,同样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每只啮齿类动物都会去偷窃种子,然后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它们先从其他啮齿类动物藏匿种子的地方挖出种子,然后埋到种子密度较低的地方,以降低种子再被同类偷窃的几率。这种聪明的积累行为和自私的习惯,令一些植物种类得以存活和传播,否则或许只能等待灭绝的命运。

  此外,种子的传播与气候变化之间也存在重要的关联。西澳大利亚植物园和公园管理局的研究员Ben Miller表示,如果气候发生变化,植物无非只有几种选择要么适应,要么迁移,否则就是灭绝。“适应是可以发生的,但是一般并不是在气候改变的地方,如果植物要根据气候来迁移,这对于它们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Miller并没有参与这个研究,但他称赞“这的确是近年来一项惊人的研究,实验的方法和实验结果都是惊人的”。研究者也表示,下一步即将对种子的传播与刺鼠种群的关系展开研究,例如种子传播是如何逐年变化的。更进一步地说,生态系统还需要多年的研究才能真正被解读。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