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谋划碳限额交易市场 基准线划定6亿吨
尽管在全球应对温室企业减排责任单上,韩国还被视为“发展中国家”,但其应对之举已明显提速。
据本报记者获悉,韩国知识经济部委托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就韩国碳限额交易市场的设计方案,试图让市场机制成为推动企业减排的新动力。
2013年:履行减排义务倒计时
欧洲知名能源信息和咨询提供商Point Carbon说,CCX计划于3月底向韩国政府提交方案报告。
CCX副总裁黄杰夫4月9日向本报证实说,CCX确实接受了这一委托,双方正在就方案进一步交换意见,以达成最终的报告。由于涉及商业机密,黄杰夫并未透露设计方案的细节。
韩国环境部下属韩国环境公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高升槿也向本报回复说,韩国的确正在为未来可能的碳限额交易做好准备。目前,韩国国内气候政策由环境部和知识经济部(韩国知识经济部相当于我国商务部)协调制定实施,总统李明博先前授权由韩国环境部管理碳交易市场。
据本报记者采访获悉,韩国设计碳交易市场的基准排放为6亿吨二氧化碳。
韩国是世界第9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但在1992年签订《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时,韩国争取到了发展中国家地位,从而没有列入发达国家名单。目前韩国近邻只有日本签署《京都议定书》。
尽管享受了“发展中国家”待遇,但韩国国内减排形势日益严峻起来。
1990年至2007年,韩国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率为113%,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排名最高。
“基于上述减排压力原因,韩国决定加入《京都议定书》。”高升槿称。
于是,2005年韩国表示将在2013年执行《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加入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绝对减排行列。目前韩国承诺的中期相对减排目标为至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30%。
高升槿称,韩国在减排方案中选择了最高目标的30%。这意味着多少减排量?
由环境公团提供给本报的信息给出了分析,即韩国2005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量为5.94亿吨,2020年预计达到8.13亿吨,减排30%的目标将使到2020年只增加到5.69亿吨。同时韩国200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60亿吨,到2020年减少至56亿吨。
如果韩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立,将“激发”多少市场想象?
据估算,目前韩国国内潜在的排放权市场规模约为1498亿韩元,其中1442亿韩元的排放权可以在国际市场上交易,约占世界排放权市场的8.8%。预测到2012年,韩国国内排放权市场规模可望达到4487亿韩元,其中可在国际市场交易的排放权规模为4343亿韩元,在世界市场所占比重将达到11.8%。
“计分法”促全面减排 除了利用交易机制,韩国试图通过一套计分法来达到减排目标。
韩国总统李明博在2008年8月提出国家“绿色生长”的口号,同时“绿色成长计分法”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韩国针对企业、个人、政府和公共机构的减排政策已经开始或即将实施。针对企业的温室气体管理系统(Greenhouse Gas Emission Management System)已于3月25日开始。
韩国内温室气体间排放量超过3000吨的企业的施工生产场地和大型建筑物最终将全部纳入其中。目前已有30家大企业、工厂和3家大超市加入了此系统,包括现代汽车、三星电子。
韩国知识经济部去年12月还称,将在2010年底对特定的企业减排立法,规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上限。如果企业排放超过限额,将需从碳市场上购买减排量。
但是钢铁、石油和化工企业可能暂时不受上述规定影响。因为除了暂停生产,这些企业还没有办法来减少排放量。
最具代表性的针对国民个人的自愿减排政策是“碳积分制度”。此制度按照家庭、商户等节约使用的水、电、气和取暖等温室气体实际减少量发放碳积分,并由政府提供相应的奖励(包括现金)。这一全国性的实践活动已于2009年7月开始实施。
“碳积分”是指通过减少水电等使用量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在经过积分运行系统的换算后,取得数中整数部分的值。积分核算是每减少二氧化碳10克支付1个积分点。
而奖励的来源可在预算范围内从国库中支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援助比例为50:50。奖励形式包罗万象:现金、物业费和地方税费,甚至包括居民交通卡、购物券和公共设施利用券等。
高升槿介绍说,若一户每月平均使用350千瓦时的家庭,节约了10%即35千瓦时,一年可获得17800个积分,最终能获得5.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29元)的现金积分,同时又节省了1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731元)的电费。
韩国政府与公共机构也有节能减排的管理系统,即使现在开始登录系统网站进行登记,产生的减排量在2013年加入《京都议定书》后也同样有效。
责任编辑:xiexiaoling
>> 相关资讯:低碳从娃娃抓起 亲子植树活动举行 低碳:政府职责任重道远 石家庄市民尝试一周低碳生活 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话低碳 城市如何转型迈向低碳宜居? 以低碳理念促重建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家都低碳让世界不“低叹” 苍山县开拓“低碳”三农新模式 2010广州低碳与生态环保展 燃料乙醇产业:乘低碳之风整装待发 文化、和谐、低碳:上海世博三步曲 大学校园应成“全民低碳”排头兵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