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正文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目标挑战很大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8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三个工作组的三位联合主席昨日现身北京,其中第三工作组联合主席,古巴哈瓦那大学经济系高级教授马德鲁加带来了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的预期成果。

  马德鲁加对记者表示,第三工作组提供给(AR5)的各种成果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气候变化减缓的专题报告,以及第三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文集。

  与以往IPCC第三工作组报告相比,这份评估报告将更强调气候变化减缓的社会经济因素,并特别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性以及道德观念方面的关联。马德鲁加表示,由于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和环境挑战的凸显,如社会两极分化、全球经济危机、环境日趋恶化以及气候变化加剧等,使得第三工作组的AR5非常重要。

  其中,马德鲁加提出,在减缓方面,目前的研究中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成果,例如减排的非凡经济潜力;以及在减排方面,一个多部门联合应对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在气候变化减排的长期性方面,马德鲁加并不是那么乐观,“长期稳定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如果保持减缓,最好是能够将温室气体排放的范围保持到2℃~2.5℃之间,现在我们离这个目标只有五年,这个行动需要非常大的力度。”

  同时,还需要考虑人的问题。马德鲁加表示,需要考虑到全球合作,必须要考虑到环境方面的效率、国家之间平等,等等。

  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瑞士伯尔尼大学气候与物理学教授斯托克也提出,目前除非付出巨大的努力,否则无法将温度上升控制在2℃的。

  关键要看在减缓措施方面,国际社会是不是尊重减缓措施,并从多大程度上来实现这个目标。斯托克表示,封闭在极地冰蕊中的空气测率显示,工业化之前80万年中的温室气体浓度远远没有当今的温室气体浓度高,这些增长主要是由于燃烧化石燃料、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所造成的。

  与决策相关的问题是,能够达到公认的应对全球变暖目标的概率有多大。斯托克表示,这个目标就是《哥本哈根协议》所制定的气候目标。

  大量气候模型模拟表示,必须迅速执行把全球变暖限制在2℃以内的目标。斯托克表示,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四点问题,首先,迄今为止我们讨论的目标是一个全球性指标,而区域性气候变化才是人类必须应对的。

  其次,尽管这些目标从气候变化平均值的角度来说是合理的,到那时一旦有热浪或者干旱之类极端事件发生,这些目标也将会大幅度变化。

  第三,即便某个控制气温的目的在未来几十年里可以达到,但是在未来的几个世纪中,气候系统的其他部分也会继续变化,这将导致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多种新承诺,原因是系统中诸如海洋和大型冰盖之类的一些组成部分反应迟缓。

  最后,由于气候系统很多进程是非线性的,一些变化以人的生命时间来看是不可逆转的,或者具有突然性的。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么人和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将面临特别的挑战。

  与此同时,IPCC第二工作组联合主席,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教授巴罗斯则提出,对于发展中国家,减排不仅仅是商业问题。

  巴罗斯表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技术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制定的政策,技术加快了创新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家正在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质检的技术差距,而另一些则技术资源匮乏,需要大量国外援助。

  巴罗斯对记者表示,现在在这方面存在广泛争论,即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到2020年,中国会成为科技产量方面世界领先的国家。

  然而遗憾的是,其他50个发展中国家,合起来还不到世界经济总量的一半,而人口还在不断增长。巴罗斯表示,尤其是拉丁美洲国家,科技不到位,很多发展中国家在机制上都需要进步。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