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创历史记录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11月24日发布的《2009年温室气体公报》,自工业化以来,2009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达到最高水平。公告同时强调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北极地区排放更多的甲烷。
公报指出,2009年,作为全球主要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达到新高,其中二氧化碳为386.8ppm(ppm为干空气每百万个分子中该气体的分子数量)、甲烷为1803ppb(ppb为干空气中每10亿个分子中该气体的分子数量)和氧化亚氮为322.5 ppb,它们分别比工业革命(1750年)前提高了38%、158%和19%。
根据公报,含有有机碳的永久冻土层和甲烷水合物是北半球两个巨大的碳库,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十分敏感。高纬度地区迅速变暖可能会使这些碳库向大气释放大量的甲烷,从而加剧全球变暖。
WMO秘书长米歇尔·雅罗说:“尽管世界经济出现衰退,温室气体浓度还是达到创纪录水平。如果没有国际减缓行动,温室气体的浓度将会更高。”“另外,未来的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北半球永久冻土和湿地释放出更多的甲烷,应当引起重视。”
化石燃料的消耗、毁林以及陆地利用的改变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甲烷主要来自畜牧业、水稻种植、化石燃料开采、垃圾填埋和湿地等。氧化亚氮通过自然和人类活动排入大气,包括海洋、土壤、生物质燃烧、化肥的使用和各种工业过程。
世界气象组织的公报发表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坎昆会议即将召开之际,为人类加紧应对气候变化再一次敲响了警钟。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坎昆·启程 各国需加强技术交流以应对气候变化 寻找气候变化“B计划” NRDC:不再坐等国际协议 各国减排行动已展开 “希望《哥本哈根协议》升级为联合国决议” 坎昆会议: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在挑战中前行 坎昆吹响保卫气候的号角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年度报告出炉 中国将力促坎昆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美研究显示全球大湖在变暖 气候论坛第9届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减排丹麦样本:优先启动国家行动方案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