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旱灾面积是2008年2倍 全球粮食危机恐再现
G20会议将建议限制生物能源
为应对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和即将到来的危机,G20计划在8月27日召开一次紧急电话会议,讨论应对方案。G20还将于9月下旬举行有关粮食安全的国际会议。
据悉,有关生物燃料政策的国际讨论,将会是即将召开的这两次会议的焦点之一。一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美国、欧洲以及其他国家的生物燃料政策持反对态度,希望这些经济体取消有关政策导向。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每年生产的玉米等谷类作物中,有40%的玉米用于制造生物燃料为汽车供能。在2009年美国出产的谷物、玉米中,有1.07亿吨用于制造生物燃料,与汽油混合为机动车提供动力来源,这个数字占美国粮食生产量的四分之一,而这些粮食足以养活3.3亿人。
生物燃料在美国的新能源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玉米变乙醇”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障美国能源安全。从2007年起美国政府就开始倡导生物燃料的生产,但此举却推高了全球粮食价格,这在2008年年初的世界粮食危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如何应对新一轮粮食危机
许多与粮食相关的智库和组织,近来都在研究如何应对新一轮粮食危机。比如,美国“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在本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了应对危机的6点建议。
首先,全美以及国际组织(如美国农业部、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世界粮食计划署及G20)应建立紧密协作机制,密切追踪国际粮食供给状况、价格、贸易额等,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异常波动迅速作出回应,打击农产品投机。
其次,停止“玉米变乙醇”等生物燃料政策。尤其是美、欧的生物燃料必须大幅削减,以增加国际粮食供给,缓解美国国内和全球粮食市场的压力。
第三,避免粮食出口禁令以及恐慌性购买。由于粮价上涨可能导致恐慌性购买和市场供求失衡,进而进一步推高粮价,有些国家因此有可能出台粮食出口限制政策应对危机。报告认为,各国应加强协调,避免这种出口限制政策。
第四,准备动用国家粮食储备,并将其与有关粮食安全的系列计划相融合。尤其需要粮食生产大国动用自己庞大的粮食储备,应对紧急情况,并将重点放在弱势群体。
第五,确保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开展紧急救援工作时有充足的资源备用。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粮食购买应优先得到保障。
第六,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和效率。必须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在下一个农业季度的农作物生产,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更易受到粮价飞涨的冲击。这些支持措施包括提供高品质种子、化肥、新农业技术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等。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美国大旱或致全球粮食危机 美专家称气候变化或致未来美国旱灾更加频繁 全球再次面临粮食危机? 资金匮乏限制藻类能源技术发展 2012年度世界生物能源大会在瑞典开幕 贵州黔西南安顺等地遭受旱灾 超95万人饮水困难 非洲欲以“绿色革命”应对粮食危机 生物能源或将进入“藻时代” 旱灾让非洲部分地区面临严重的饥荒 上亿颗树木死于德州旱灾 “十二五”生物能源技术主攻方向确定 生物能源:怎一个“用”字了得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