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用八千部法律保环保
![]() |
![]() |
行走在德国莱茵河畔,人们已很难将眼前这条秀美的河流与它曾两岸臭气熏天的面貌联系起来。上世纪中期,德国曾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如今,环保理念已深入大众人心。
从歪道到正途,为在环保之路上转身,德国在法律、技术、资金、教育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刚经历二战,百废待兴。德国人在战后重建中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保护。结果,随着德国经济的重新起步,莱茵河水被严重污染,工业重地鲁尔区不见了蓝天。成堆的垃圾、肮脏的河流、越来越糟糕的生活环境让德国政府和民众正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后果。
也是从那时开始,德国开始陆续出台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目前,德国有联邦和各州层面的环保法律、法规约8000部,另外还要执行欧盟范围的环保法规约400条,涉及垃圾管理、化学品、可再生能源、气候保护、水资源保护、核能安全等方方面面。
目前,德国发电主要依靠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德国期望在2020年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提高至35%,2050年提高至80%。
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德国出台《可再生能源法》,为新能源发电设置了入网电价补贴,吸引企业家庭安装新能源设施。《可再生能源法》要求电网运营商以高于市场价的固定价格从新能源发电企业和家庭手中购买电力。购买价和市场价的差额由全体消费者承担。
德国1999年开始实行的生态税费改革也对环境保护起到不小作用。这些税费包括能源税、电力税、汽车税、垃圾污水处理费等,促使民众和企业节约使用能源,保护环境。所收税费用于政府在新能源研发上的投资,部分则用于平衡政府对养老金等其他税费的减征。
德国从幼儿园开始就把环保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内容。老师会定期带学生去森林、草地,熟悉自然环境,将环保教育蕴含其中。上了小学,每个孩子在报到的第一天都会领到一个环保日记本,用于记录自己的环保活动。
正是有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深入人心的环保理念、政府和企业对环保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市场机制对企业环保行为的调节等因素,德国才纠正了战后重建中破坏环境求发展的歪道,走上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存的正途。(新华社12月15日电)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