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热点西部 >> 正文

青山绿水如何永驻滇西北?

Eedu.org.cn 作者:郑劲松 资敏…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5-14

  滇西北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云南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为保护好这个生态脆弱地带,云南省集中政府、民间等多方力量,合力予以保护。

  不久前,云南省政府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座谈会和工作会议在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举行。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代表云南省委、省政府庄严地向全世界承诺:确保滇西北地区青山永驻、碧水长流、物种多样性永存,使生物物种资源造福当代人民、惠及子孙后代,为云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国家和世界的生态安全做出我们不懈的努力!
  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 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
  滇西北地处青藏高原至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喜玛拉雅山脉东部的横断山脉纵谷区。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历史条件,拥有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同时,这个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因此,滇西北的保护与开发问题一直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高正文是云南省环保局分管自然生态工作的副局长,说起滇西北的生物,他如数家珍:“滇西北具有10个植被类型,100个以上的群系,包括亚热带、温带、高山寒温带、寒带以及干热河谷和高原湖泊湿地等水生植被类型。
  他指出,滇西北拥有中国27%以上的高等植物和23%以上的脊椎动物。区内分布有高等植物7000多种占云南总数的41.2%,其中5000余种为中国特有。同时,滇西北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拥有近800种脊椎动物。
  滇西北是许多世界著名花卉植物类群的分布中心。全球杜鹃花属植物有850种,中国有470种,而滇西北地区就有近200种左右。全球有报春花属植物500种左右,中国有293种,滇西北就有100种左右。
  据他介绍,滇西北南北纵横的河流与山脉,成为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生物地理界动植物交汇点过渡的重要通道,不同生物地理起源的物种在这里汇集,成为动植物区系成分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分布了其他地区没有或罕见的一些重要物种和关键类群,是全球25个优先重点保护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地位十分突出。
  滇西北地区近96% 的土地为山地,地形陡峻、地势高寒,受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而且一旦遭受破坏便难以恢复。
  “滇西北尽管生物多样性丰富,但多数物种的种群数量小,许多物种分布空间非常有限,加上过度放牧、毁林开荒和未以保护为前提的旅游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高正文认为,这是目前滇西北最主要的问题。
  同时,他也强调,滇西北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具有开发价值,但开发造成的环境成本高,治理代价大,而且许多生态问题具有不可逆性。
  吸引多渠道资金投入 加大保护力度
  那么云南省各级政府是如何保护滇西北地区——这个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据了解,近几年来,云南省的自然保护事业稳步发展。截至目前,滇西北地区累计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7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总面积的12.63%。
  2000年,在本区域建立了“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8609平方公里,包含3个流域和10个景区,占滇西北总面积的近11%。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一致决定,将“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总面积有1.7万平方公里,占滇西北总面积的近21%。
  据有关人士介绍,自1998年起,区域内的所有天然林采取禁伐措施,有320.63万公顷的林地纳入重点生态公益林进行保护。
  与此同时,云南省政府加大了对生态建设工程的持续推进。1998年,国家决定实施天然林保护后,滇西北地区认真贯彻天保政策,果断停止天然林采伐,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启动了金沙江、澜沧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了以工代赈造林、农业综合开发造林、飞播造林、绿色扶贫工造林和小流域综合整治等工程项目。
  在加大环境治理与监管力度之后,云南省环境质量保持在了良好水平。全省重点保护的九大高原湖泊中,分布在滇西北的程海、洱海、泸沽湖水环境质量优良。
  据了解,这些湖泊都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保护与治理措施,各项环境保护工程顺利推进,洱海保护与治理经验在全国推广;澜沧江、怒江和金沙江在区域内干流水质全部保持在良好水平;滇西北的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六库等主要城镇的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对一些造成重点污染的厂矿加大了治理力度,提出了明确的污染物排放要求;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和环境宣传教育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加强。
  而在座谈会上,秦光荣还指出,保护离不开资金投入。就如何保护滇西北的生态环境而言,必须通过建立长效投入机制,走出一条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的保护资金筹集路子。他说,首先由政府投入一定资金,引导和筹集社会各方投入,尽快建立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资金。其次要逐步建立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开展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重大资源开发项目、城市水源地保护4个领域的生态补偿试点工作。此外,要积极利用国际碳汇机制获取保护资金,按照清洁发展机制的申报要求,组织实施或帮助企业开展造林、清洁能源等碳汇项目。
  “三个第一”彰显保护决心 专家为保护滇西北献策
  很多国内国外民间环保组织代表和基层环保工作者参加了这次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座谈会。代表们第一次与省政府主要领导面对面商谈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而云南省政府也是第一次就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第一次出台规范性文件指导部署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众多专家学者不仅为“三个第一”喝彩,还增加了他们保护滇西北生物多样性的信心。
  云南大学教授陆树刚说,要有效保护滇西北生物多样性,首先要关注民生,要解决近100万农民的烧柴问题,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在河谷区可推广沼气,在高寒山区要让农民用上电。此外,他建议在滇西北地区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中,也要加入保护生物多样性内容。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首席代表牛红卫说,建立国家公园是西方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种成功模式,云南省迪庆州率先在全国创建的普达措国家公园已初见成效,建议云南省应加快建设国家公园的步伐。同时,还应该设立一个国家公园研究中心,专门进行规划评估、管理和争取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内容,以便在全国国家公园建设中抢占制高点。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孙航建议,云南是生物多样性大省,要注重培养这方面的专门人才,保护工作离不开人才支撑。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君兴认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要加强科技创新,采取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物种繁育的瓶颈制约,同时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做到在市场竞争中不吃亏。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局长艾怀森说,应建立类似隆阳区芒宽乡白花岭村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的组织,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保护生物多样性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自觉参与,就会步履艰难,希望云南省政府在全省推广这种模式。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Tags: 青山绿水,滇西北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