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内动态 >> 正文

中国柴达木盆地资源环境科学钻探工程开钻

Eedu.org.cn 作者:郅振璞 吴天俊    资讯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28

  人民网西宁4月28日电  中国柴达木盆地资源环境科学钻探工程日前在青海格尔木市达布逊湖区开钻,这是青藏高原以资源和环境科学为目标的历史第一钻。此工程的开钻,对研究青藏高原的隆升、古气候、古生物、古环境变化、揭示盐湖地区的矿产资源及成因、保护戈壁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的发展都将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同时,还将给全世界科学界提供合作研究的全球化最新地学、气候变迁等搭建又一科学平台。

  据介绍,此工程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青海盐湖集团、青海油田公司共同协办。探井名为盐参一号,是科学钻探工程的第一阶段,主要选址在格尔木市达布逊盐湖区,预计此井深1200米,于9月完工,随后将在旁边打一口50米的柴参一号和柴达木察汗斯拉图湖附近打一口50米盐参二号辅助井,结合盐参一号地质资料,先揭露约1.2Ma以来事件和生物气及钾盐主要层位,加上前期立项、选址等工作,投资已达1200万元。工程第二阶段,将施工钻探柴科1号,井深将达到5000米,第三阶段仍在研究探讨之中。

  这次工程开钻,引起国内数十位科学院士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的袁道先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陈运泰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戴金星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滕吉文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的赵文津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的郑绵平院士等,亲自奔赴格尔木出席工程开工典礼,另有四位科学院士发来贺电。

  院士郑绵平在开工典礼上介绍了此次工程的概况、目标和意义,他介绍说,通过此工程,将建立三湖区上新世至第四纪高精度沉积层序和年表,其精度将达到百年级;重建三湖区古环境,精细刻画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过程和机制;揭示晚新生代以来大气环境的演替过程,西风与东亚季风的演替过与分异;建立高原第一晚新生代沉积成矿地球化学标型剖面,建立高原挽近成矿作用体系,阐明前陆盆地在陆陆碰撞后成矿规律、发展咸水湖油气成藏和陆相成钾理论;揭示盐湖――咸水湖地下生物圈、水圈地化循环特征。此工程的成功实现,可取得高原隆升、古季风演替与成烃成矿效应有宏观影响的成果,形成一支有国际竞争力的资源环境科技团队,有望使我国在高原挽近成矿、成藏与湖泊――盐湖古环境研究领域走到世界的前列。

  国务院参事、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张洪涛在开工典礼上称此工程是开启青藏高原古环境科学的一把金钥匙,他希望承担工程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整合国内外的研究优势和技术力量,瞄准国际前沿,推动理论创新,通过工程,创造出一流的科学成果,带出一流的创新人才,促进青海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郅振璞 吴天俊)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Tags: 柴达木盆地,资源环境,科学钻探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