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内动态 >> 正文

第26次南极科考:我国科学家将开启气候"黑匣子"

Eedu.org.cn 作者:俞陶然    资讯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27
    我国第26次南极科考将在冰穹A进行什么研究?昨天,在上海科技馆等主办的上海科普大讲坛上,中、美两国的5位极地科学家为公众介绍了极地科考的进展。记者从讲坛上了解到,全球气候变暖对极地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而冰芯研究,能让人类探知地球气候变化的历史,因此已成为极地科考的一个热点。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孙波透露,我国计划在未来5到10年内,获取3100米深度的南极冰芯,破解气候“黑匣子”记录的秘密。

    据美国冰雪研究专家玛丽·阿尔伯特教授介绍,由于南极很多地区的冰雪终年不化,冰雪会像年轮一样,成为记录地球气候变化的“黑匣子”。这是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的冰层里都含有气泡,这些空气都来自当年的地球大气,其二氧化碳含量与今天的空气并不一样。通过测定这些气泡的成分,科学家就能推算出当年地球的气候特征。

    玛丽教授表示,在厚度达几千米的南极冰盖上,越古老的冰层,越是处于冰盖的下部。因此,科学家就设法在冰盖上钻取冰芯,研究一段历史时期中地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在“美国—挪威科学横越东南极洲”行动中,玛丽和同事们获取了90米深度的冰芯,它们记录了2000年来的地球气候。结果他们发现,地球的温度变化曲线和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曲线是基本重合的,二氧化碳浓度的波动范围为 180—280ppm。“这就像人的心跳一样,它的频率变化有一个范围。”玛丽说,“但今天,地球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380ppm。由此可见,这是一种异常现象,气候变暖的幅度超出了正常范围。”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孙波研究员指出,我国南极昆仑站的所在地——冰穹A是南极冰盖最厚的地方,估计有3100米深。刚启程的我国第26次南极科考,将在这个地区钻取200—300米深的冰芯。孙波表示,冰穹A的最底层记录了120万年前、甚至更古老的地球气候信息,如能获取,将对地球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未来5至10年内,我国南极科考队将钻到冰穹A的冰盖底层,获得120万年前的深冰芯。”有了这些珍贵的地球气候数据,人类就能更准确地把握地球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判断出南极冰盖是否有消融的危险。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