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碳关税”外衣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对于美国总统奥巴马来说,此番妙语连珠可谓用心良苦。而正是在这样的其乐融融下,中美S&ED正式开启。
不可否认,面对经济危机,中美两国比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对方。但不容忽视,当一切既存的经济模式被改变或摧毁,当经济复苏已处在结构调整、分寸必争的紧要关头,危机为两国带来的同样有更加棘手的问题和挑战。
在此次S&ED的讨论范围内,气候和能源问题是双方着力交锋的重点。“碳关税”更是夹杂其中的一根利刺。这个被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率先提出的新概念,说的是对高耗能产品的进口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而其矛头无疑也指向了中国。
“碳关税”一出,全球一片哗然。而在S&ED的谈判桌上,这恐怕也是避不开的话题。对于中方来说,能源问题要么不谈,要谈就先要撕掉“碳关税”的外衣。
“碳关税”之罪,其形在于捆绑。将气候变化问题与贸易问题捆绑在一起,杂交出的无非是脱离各国国情与全球大势的畸形儿。而“碳关税”之罪,其质在于贸易保护,尽管G20峰会上,各国信誓旦旦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但面对国内经济衰退与失业率上升的压力,许多国家纷纷弃甲投降。这一次,美国的做法也实在露骨。
无疑,经济危机后,美国再不是此前的美国。无论是早先的互联网,还是刚刚过去的房地产,都已是昔日辉煌。对奥巴马政府来说,在新一轮经济浪潮中,想要再次抢占制高点,盯住的是新能源。作为全球大国,节能减排同样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而中美在新能源问题上的合作,无疑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美国的“碳关税”之牌,显然有其深厚的内外战略考量,但无奈这是个无解之题。因为在“碳关税”光鲜的“环保”外衣下,是赤裸裸的非公平与非共赢的贸易模式!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