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六号”深海喜获“白加黑”岩芯样品
早在22日下午,记者就看到,科考人员从1000多米水深下的某平顶海山钻获了一个长约40厘米的岩芯样品。样品分为三层,上层是深褐色板状结壳,厚约10厘米,中间为过渡层,有浅色角砾和斑状结壳,下层为浅色的礁灰岩。
据首席科学家助理邓希光博士介绍,“科考队在完成此海山的多波束全覆盖地形地貌测量和综合物探调查的基础上,设计了10个钻探取样站位,其中7口站位钻获富含结壳样品,结壳厚度普遍达到4厘米以上,样品中结壳厚度最长的达10厘米,令人较为满意。”23日凌晨,科考队员又成功获得了一段长达98厘米的深海岩芯样品。这是“海洋六号”目前所获得最长的一段富含结壳岩芯。
深海浅钻是中国大洋23航次的重点调查手段,首次在“海洋六号”船上使用。经过多次的摸索和改进,科考人员已总结了一套比较有效的调查施工办法,现已完成第二航段深海浅钻设计工作量的一半。
中国大洋23航次预计120天,目前,已进入中间时间段。23日上午,“海洋六号”船临时党委对航次工作进行了研究,以保障下一阶段任务顺利开展。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