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活动信息 >> 公益之窗 >> 正文

专家:非政府组织将崛起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力量

Eedu.org.cn 作者:徐征峰 季明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8-20


  在非政府组织的力量还较弱小的中国,庄爱玲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专门向非政府组织提供服务的机构——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

  庄爱玲正在此间出席哈佛2004学术年会非政府组织论坛。她是中心的董事长兼总干事。“中心是一个支持性、非赢利机构,专门向非政府组织提供技术、管理、信息、公共政策等方面的服务。”

  这位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公共管理硕士认为,中国非政府组织无论从数量和规模上都很弱小,但正因为如此,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她说,我们向非政府组织提供专门化和专业化的服务,就是为了支持它们更好地发展壮大。

  近年来,全球出现一股非常重要的社会力量,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股力量包括千万计的社区私人团体、学校、环境组织、民间团体、协会以及其他类似实体,构成了所谓的私人非赢利部门或公民社会部门,也就是通常所谓的“非政府组织”。据庄爱玲介绍,中国目前有70万到80万非政府组织,主要分为基金会、行业协会,非赢利企业单位等3种形式。她认为,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和社会改革,要求社会组织能够承接以往由政府包揽的部分职责,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非政府组织的崛起,将有助于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如环保、慈善、贫困地区的教育等。同样出席论坛的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事业发展部部长金昭敏认为,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正变得越来越规范、成熟,能发挥作用的社会领域也越来越宽泛,将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将原本应由社会承担的职责还给社会,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服务组织。近年来中国推行的社区建设、社会福利社会化、村民自治等社会改革,为非政府组织的介入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和更为广泛的基础。

  杜聪是总部位于香港的智行基金会的干事。他的基金会已经帮助中国1200多名父母死于艾滋病的“艾滋孤儿”重新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杜聪在论坛上发言认为,在中国抗击艾滋病的战斗中,非政府组织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配合帮助政府解决一些问题。

  在第十五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协会等非政府组织首次亮相,启动了海外宣传中国防治艾滋病现状的“中国红丝带行动”,迈出了中国民间“抗艾”组织走向国际的重要一步。

  大多数中国人第一次认识非政府组织是在1995年,当时在北京举行了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的非政府组织论坛。从1996年起,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开始起步,环保是他们首先涉足的领域。近几年中国的非政府组织的迅速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庄爱玲认为,目前中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经费、人力资源以及专业的管理、运作知识和经验。她说:“这些因素妨碍了非政府组织的健康成长,影响了非政府组织在大众中的公信力。”

  专家们指出,目前中国的非政府组织还处在探索的阶段,政府、企业和私人对其缺乏清晰了解,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健全和发展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上一篇资讯: 没有了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