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绿色文明社团走进韩江源
“感恩即成长,行动即环保,分享即收获。从身边点滴做起,我们看到了蒲公英的种子开满山野。为了母亲河,为了下一代,希望看到更多的青少年一起来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共同担当起大学生的时代责任,践行青春一代的使命……”2012年2月8日,经过前期长达两个多月的精心筹备,历经7个小时的山路颠簸,华南师范大学绿色文明社团“蒲公英的种子”项目18位成员安全抵达河源市紫金县南岭镇南岭中学,第二期“保护母亲河——绿沁南岭”活动在韩江源顺利拉开序幕。
绿书架,孩子在阅读
据了解,这是华南师范大学绿色文明社团的成员第二次来到南岭开展社会实践服务,本期活动18名队员共分成四个常规活动小组及一个特别行动小组,分别是绿书架小组、韩江源小组、环境教育小组、宣传组以及“南岭河清理小组”。本期绿书架小组协助南岭中学完善现有图书室及建立系统的图书管理体系,队员募集了500多本书籍,日前绿书架开始了试运行,满足了部分师生的阅读需求;韩江源小组共进行了三次深入源头的调研,沿着河流上溯,发现流过镇上的河道几近被生活垃圾覆盖,特别在各座桥底形成堆积,造成河道不通,在反思中采取了行动,另外经过队员多次到原“废弃水库”进行实地考察,与政府及村民进行沟通,得知水力发电站开发商和村民之间的矛盾开始淡化,水库及发电站一并准备开始投入使用,但在建设水库及开路的过程中对源头周边植被造成的破坏依旧存在,计划在植树节前后发动当地村民及师生上山探源植树复绿;环境教育小组的队员发挥了师范专业优势开展了环保知识和感恩教育,并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和课业辅导;宣传组通过微博及网站对项目实况向社会进行了实时报道,并与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办公室及其他举办同类活动的队伍保持沟通学习。
队员和村民师生一起清理河道
同时,本期的特别行动小组“南岭河清理小组”,给了全体队员、南岭镇居民和南岭中学的师生一个生活的震撼。首先,他们向南岭镇政府提交了一份《关于河源市紫金县南岭镇生活垃圾处理的调研报告》,再次获得镇政府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其次,队员们面对南岭河垃圾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致同意决定展开更具实效性的行动: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招人借器,造船清理河道。先是打捞漂浮的泡沫用做船心——用竹子搭架固定——制作南岭第一条船——再用其清理河道。整个过程中,村民们帮忙借来了各种工具,师生们踊跃报名,累计80余人参与到此次清理行动中,共清理了近200米的河道。主动帮忙或围观的村民都开始意识到生活垃圾对河道及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师生更是积极响应,自发组建了南岭中学“绿色文明小队”,现固定成员包括了40名中学生及4名教师,校长亲自为小队定制了队旗,购置了队帽及清理工具,小队将在老师的指导下定期开展环保行动。
韩江源水库,志愿植树林
通过保护母亲河行动,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认识环保、自觉践行环保,感恩学习,行动分享,为环保事业推波助澜,践行大学生的时代使命。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沈培平谈绿色文明: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 无锡中院受理我国社团环保公益诉讼“破冰”第一案 中国环境生态网免费为环保组织/社团提供在线问卷服务 两会看点:建言绿色文明 倡导绿色文化 三国联手保护黄海生态区 大连相关社团可参与 地球日期间为十个社团送上免费建站套餐! 大学生社团日趋走出校园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