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之友”志愿者环保12年 为津城添绿色
昨天,在宝坻区黄庄乡小辛码头潮白河,一群志愿者在自己的绿色基地里捕捞鱼虫、清洁水体,并为“旅游林”种植的树苗浇水。这是“绿色之友”志愿者们的环保活动日。
绿色之友是一个环保志愿者组织,成立于2000年,志愿者张涛说,成立之初只有几个爱好环保的志愿者,考虑到天津没有一个环保志愿者组织,几个朋友便走到一起,开始了环保公益活动。
今年已过不惑之年的张涛自己经营着一家药店,但他更重要的一个身份是绿色之友的项目总监,也是对外各种公益活动的联系负责人。2002年加入绿色之友的他可谓是组织里的元老级人物。“我一直很热衷于环保公益,最初没加入绿色之友之前,我加入了一个名为‘自然之友’的全国性环保组织。但是自然之友在天津的活动太少,我就想寻找一个正式属于我们天津人自己的环保组织,于是就加入了绿色之友。”
12年后,绿色之友的志愿者成员已经达到一千多名,志愿者中有环保工作者、教师、新闻记者、大学生、工程技术人员、公务员、工人、农民。
每到周末,绿色之友的环保日便开始行动了。“环保日就是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做点公益事业,在基地里清洁水体、捕捞鱼虫,再把鱼虫晒干当成肥料,既环保又有趣。”张涛说,绿色之友在蓟县、宝坻两地有四个环保活动基地,志愿者在基地做点农活,植树的季节植树,到目前为止,绿色之友的志愿者已经种了4000多棵树。
绿色之友共有10个活动小组,美境行动是组织已经做了11年的活动,每年,志愿者会在幼儿园到大学的范围内征集学生的环保创意,评选出的环保创意,志愿者会协助实施。绿色之友还有摄影小组,记录下天津的美丽环境,乐水行小组的活动是大家沿着天津的河道,测验水质,给路人讲解环保知识,志愿者们已经走遍了天津所有的河流沿岸。绿色之友还有艺术团,成员到各个社区,讲解环保知识,给百姓表演节目。
“坚持了十年的公益环保工作,最大的快乐就是看着身边的人一点一点被影响。”张涛自豪地说,“在一次植树活动中,我们谈起了一次性筷子的问题,百分之八十的一次性筷子是经过化学加工重复使用的,既不环保又不卫生。当时很多参加活动的都是学生,这些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中午休息吃饭后,他们自发把用过的一次性筷子统一装好并告诉大家,不能让黑心商人再加工这些筷子害人。这些小细节无数次地感动着我们,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多年的坚持是有收获的。”
绿色之友的会员如今已壮大到上千人,在这些人中更多的是年轻人,如今的活动重心之一是联系相关院校进行环保活动以及宣传,迄今为止已经与天津大部分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王暄是天津日报的一名记者,从上大学那会儿,他就积极参与绿色之友的环保活动。如今已走上工作岗位的王暄依旧热心公益,多次参加绿色之友举办的公益活动,并表示将继续坚持下去。
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是一位90岁的大爷,今年,大爷加入了绿色之友摄影小组,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和志愿者们去拍摄照片,还参加了今年志愿者组织的摄影大赛。林怀川今年58岁了,年近花甲的他负责着每次活动中成员的安全问题。联系旅游公司车辆、签署保险合同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他打理,往往忙完自己的正常工作还要联系绿色之友的活动。“我现在的生活重心就是绿色之友,把公益放在第一位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实。”林怀川告诉记者。新报记者劳韵霏实习生牛学博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