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生产代价高昂 生物能源最不值得鼓励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上海证券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18
经合组织的报告表示,政府应该增加“第二代生物燃料”生产,该种燃料不使用食物农作物。经合组织还表示,如果说产自甘蔗的巴西乙醇能减排约80%,那么美国、欧盟和加拿大生物燃料的环境效益就小得多。
据悉,产自植物油的生物柴油可以减排约40%到55%,而产自玉米的生物柴油一般只能减排30%以下,后者主要在美国生产。
经合组织称,美国和巴西是世界最大的乙醇生产国,2007年产量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48%和31%,而欧盟生产的生物柴油产量则占世界总产量的约60%。
质疑生物燃料的并不止经合组织一家。就在本月初曝光的一份世行机密报告显示,在全球粮食价格涨幅中,生物燃料的影响高达75%。
此前,美国政府曾估计生物燃料对粮价上涨的影响不到3%,但世行报告否认了这一判断。
“对粮价影响最大的是欧美国家发展生物燃料。”世行报告明确指出,2002年至2008年2月,一揽子粮食价格上涨了140%,促成这一涨幅的因素中,能源和化肥涨价占15%,生物燃料生产占75%。
报告还表示,生物燃料生产使粮食不再仅仅是食物,使农民将生产粮食的耕地用作他途,使粮食买卖投机兴盛,这些导致了粮食市场扭曲,并使粮价不断攀升。
上述研究结果对产自谷物、油籽和糖类的生物燃料产业无疑是一次重大打击。后者曾被认为能提供清洁替代能源,但如今却被抨击为抬高食品价格的祸源。业内认为,这将加大欧美政府的压力,因为欧美国家正通过寻求发展生物燃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在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几大替代能源中,生物质能是最不值得鼓励的。”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能源战略专家武建东同样一针见血地说。他认为,中国在发展替代能源的序列中,生物质能应排在最末。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六因素左右玉米价格 生物能源不应与粮争地 王金祥:中国生物能源等新兴产业正在形成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生物能源产业正在形成 全球生物能源发展背后的利益格局 生物能源开启“后石油时代” 清华教授:生物能源走不远 非粮生物能源有望开启新时代 生物能源改变了粮食需求结构 生物能源走非粮路线相关商品间接受益 联合国检验生物能源对粮食安全影响 法律应对生物能源开发作出明确规范 美国新能源法将影响生物能源市场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