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扇大门涌出多少商机?
其实,如果疏堵结合、变堵为疏,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动脑筋、想办法、找出路,既能实现农民得实惠、企业获利,又能让环境受益。
麦收时节,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农民把小麦秸杆、玉米皮等农作物秸杆晾晒消毒后,编成精美的“秸杆蒙古包”等工艺品外销,即避免了焚烧秸杆造成的环境污染,每年又为农民增加收入近百万元。 人民视线网供图
中国环境报通讯员 张许峰 岳光 记者 徐俊华 周迎久
一个农业县的新能源梦想正从秸秆起步。河北华骏环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俊公司”)在河北省巨鹿县投资的棉花秸秆生产活性炭一期工程近日进入收尾阶段,这个生产项目还可延伸到废气发电等诸多产业环节。
同时,在河北省邢台市的几个产棉大县,还有一批生物质发电等项目投产或在建。华骏公司的到来,为备受各方资金青睐的棉花秸秆资源利用再添一把火,而且其自主创新的现代化工艺和产品也让秸秆资源利用多了一种新渠道,当然也给当地的棉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益。
如今,在邢台市的棉农眼里,一向被看做是废物的棉花秸秆,同麦秸秆、玉米秸秆等一样变成了宝。
棉花秸秆转化为活性炭
“别小看棉花秸秆,它正打开我投资创业的梦想之门。”华骏公司总经理李昊谦说。
据了解,近3年来,李昊谦一直奔波于北京、石家庄与巨鹿之间,目的是建一个现代化工厂,把被当地农民视为“麻烦”与“废物”的棉花秸秆变成值钱的活性炭。“我们一期项目建设已经投入了4000多万元。”李昊谦说。
记者看到,生产车间里堆放着一些前期试生产时的半成品,占地200多亩的厂区内,除了厂房,最显眼的就是粉碎后成堆的棉花秸秆。“按照我们的工艺,15吨棉秆生产出1吨活性炭,每吨活性炭可以获取毛利3000元左右。”李昊谦说。
“没想到一向被视为废物的棉花秸秆也能引来这么大的投资。”巨鹿县农业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项目将解决长期困扰当地农民的棉花秸秆处理问题。
据介绍,与麦秸秆和玉米秸秆不同,棉花秸秆一直是农业生物质利用的一个难题。玉米秸、麦秸等是造纸、饲料、固体成型燃料的好原料,而且还田后降解相对较快,而棉花秸秆因其质地坚硬、纤维粗壮,粉碎后发酵时间过长,因此无法还田。
邢台市是产棉大市,种植面积为250万亩左右,按平均4亩棉花产生1吨棉花秸秆计算,全市棉花秸秆年产量将在60万吨左右。“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我们要求项目的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必须封闭环保,没有粉尘、烟尘和废水排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全部物质都通过自动回收系统被重新利用。”巨鹿县环保局有关人员说。
据介绍,巨鹿县正在规划建设一个生物质能产业园区,希望能依托龙头企业将秸秆利用的产业链条一直延伸下去。“我们正围绕棉花秸秆加工活性炭工艺,设计将收储的可燃气集中起来进行供热发电,解决周边农村的照明、做饭和取暖问题。”
“现有生产线全部运转,一天要消耗150吨秸秆原料,年产活性炭5000吨。而石家庄几家制药企业年需活性炭就达万吨以上。”李昊谦说,现在他并不为市场发愁,担心的倒是棉花秸秆原料在当地越发紧俏,厂子“吃不饱”。
棉花秸秆价格3年涨3倍
从华骏公司所在地东行不到20公里,便是国能南宫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根据设计,这一生物发电项目每年可消耗农林废弃物30万吨。
记者看到,发电公司的堆场里堆满了粉碎的棉花秸秆、木屑、树根,像小山丘一样连绵起伏。“这几天平均每天消耗各种秸秆、锯末1000多吨。”经常给发电厂送秸秆粉料的阎老板告诉记者,生物质发电厂是秸秆消耗的大户。
一直为棉花秸秆供应不足担忧的李昊谦想和阎老板谈谈棉花秸秆的价格,但对方一开口便令李昊谦大吃一惊。“粉碎后的棉花秸秆每吨300元,还不包括运费。”
据阎老板介绍,年前他从农户收取棉花秸秆的价格是每吨130元,加上粉碎时的人工、电力等费用,1吨下来他“挣不了多少钱”,现在雇个小工每天要80元~100元。阎老板说:“3年前他从一些经纪人那里收购棉花秸秆的价格是每吨40元,如今已涨了3倍多,这个价还供不应求呢。”
本来是废弃物的棉花秸秆如今在邢台东部各县却成了“香饽饽”。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扶持,生物质能项目成为社会投资热点。目前,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在河北省威县建设的生物发电厂,年发电规模为1.5亿千瓦时,年消耗棉花秸秆20万吨。河北新能电力集团在广宗县投建的生物质电厂装机容量为2×24兆瓦,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达产后年消耗秸秆30万吨。
按照行业内4亩棉花产1吨秸秆计算,晋州、南宫、威县和广宗四大生物发电厂每年便需要110万吨秸秆,如果全折算成棉花秸秆,意味着需要440万亩棉田来支撑,即便在棉花秸秆中掺杂其他农作物秸秆为燃料,也是一项巨大的需求。
为解决华骏公司原料紧缺问题,巨鹿县发动各村成立秸秆合作社,依托一些农村经纪人收购农户家中的棉花秸秆。“现在棉花秸秆的用途越来越多,就连建材企业的秸秆需求也在增加。”李昊谦说。
棉花秸秆升值棉农受益
企业的老板们在为棉花秸秆来源发愁,棉农们却是从未有过的省心和高兴。“这可是没想到的好事,到时候便有人开着机器到地里免费拔棉秆,装上车拉走还给钱。往年为拔棉秆1亩地我要掏15元~20元,去年华骏公司免费帮我们收棉秆,这笔钱就省下了。承包的230亩地按照一亩省15元算,省了3000多元,这还没算省去的雇工费用。”在巨鹿县小庄村承包了230亩地种棉花的刘彦恩说。
如今,在一些地方,已有村民在充当秸秆经纪人的角色,把从农户地里收购的棉花秸秆运输到各收购点去。
从棉花秸秆的升值链条上看,受益者涉及各环节。但面对棉秆紧缺的现状,华骏公司则希望有更好的资源调配手段让这种资源发挥更大效益。
华骏公司所在的巨鹿县,县城西边棉农卖秸秆的积极性要比东部地区更高。多方调研后发现,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承包大块土地的棉农较少,随着近年来煤炭价格上涨,一些农民又开始用秸秆来烧火做饭取暖,卖棉花秸秆的积极性有些减弱。
“在生物质能的投资热中,需要统筹考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河北经贸大学教授张云说。他认为,面对棉花秸秆从“无人理”到“香饽饽”的现状,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应从宏观上有所管理或调控。
记者计算发现,一个年消耗秸秆20万吨的生物发电厂,年可发电1.5亿千瓦时,按照当前国家补贴给予的每千瓦时0.75元含税电价计算,一年下来实现销售收入1.1亿多元。而如果转化为活性炭的话,依照10吨棉花秸秆转化为1吨活性炭标准,20万吨棉花秸秆可以转化为两万吨活性炭。以中档木质活性炭最低每吨8000元计算,可以收入1.6亿元,但运营及生产成本却比发电要少得多,创造的利润也会更高。“一些高品质活性炭,还可以卖到每吨1.2万元以上。”李昊谦说。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