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低碳展上看节能新技术
本报讯(记者 张希)专吃蓝藻的“大爬虫”机器,可以实现无电照明的“大眼睛”采光系统……上个双休,在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南京国际低碳产业技术与装备展览会上,一批最新低碳节能技术吸引了市民好奇的目光。
“大爬虫”专门消灭蓝藻
如今,在无锡太湖、北京北海公园、南京下关惠民河等水面上,都“趴”着不少三只脚的机器“大爬虫”,这是南京某环保公司生产的太阳能水生态修复机,专门用来对付蓝藻,净化水质。由于“大爬虫”背上背着太阳能电池板,它不用插电源,晒晒太阳就能干活。
昨天,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蓝藻需要靠光合作用来繁殖,切断其生命线的一种方法,就是不让它们晒太阳。该公司的太阳能水生态修复机,在水面以下连接着一个巨大的“扬水桶”,不停把上层的水往下抽,蓝藻在水流的带动下从透光层转移到避光层,光合作用周期减少了,生长周期就能得到抑制。此外,这个装置还能提高底层和中层水体溶解氧含量,给微生物提供适合的生长环境,繁殖出来的微生物将“吃”掉水中的富营养,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聪明”幕墙,自己会调节光线
节能建筑是低碳产业的重要研究方向,一家上海企业生产的“聪明”遮阳幕墙,可以根据光线强弱,自行调节。据介绍,这种幕墙是把智能百叶窗安进了双层中空玻璃中,你可以根据需求,在电脑中输入光照系数,从此再也不用手动拉百叶窗,只要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或者把一切交给机器管理。工作人员现场做起实验,用手电筒强光照射智能幕墙的感应孔,原本缩在窗子顶部的百叶窗,徐徐降了下来,随着光照强弱变化,百叶窗会自动调节角度。她介绍,一些大型楼宇、公共场馆等大型建筑的幕墙可能由于位置高、数量多,不便于操作,有了这种智能幕墙,就能大大提高操作效率。由于安装方便,这种幕墙不仅适用于新建门窗工程,也适用于旧门窗改造。
屋顶安个“大眼睛”,实现无电照明
白天开灯,在一般的写字楼里很常见,如何才能把更多日光引入写字楼的房间?苏州的一家企业展示了一种新型管道式日光照明系统,就像一个巨大的采光罩安装在镀着纳米涂层的管道上。
工作人员介绍,该产品是利用光的反射、折射原理,实现无电照明。采光罩安装在建筑的屋顶上,就像一只“大眼睛”,捕捉阳光的踪迹,同时能滤掉紫外线,然后纳米涂层管道将把99%以上的光输送到建筑内部,通过漫射器照明。在正常阳光下,一个日光照明装置可以照亮60100平方米的空间,如果是阴雨天,也能让客户少开几盏灯。
据悉,北京奥运会柔道和跆拳道馆、上海世博会展馆均采用了这种技术,年底前即将投入使用的南京小红山客运站站房也将首次使用这一管道式照明系统。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江西省电科院节能新技术促进发电企业节能减排 广州举行国际低碳展 展示环保新技术 港澳台等地节能新技术将集中亮相福建“绿博会” 低碳展让你玩着受益 北京首次公开征集节能新技术 专家呼吁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