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市场资讯 >> 环保产业 >> 正文

我国废铅蓄电池年产逾260万吨 回收率不足30%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经济参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23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铅蓄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废铅蓄电池回收体系却极不健全。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与国际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举办的“中国废铅蓄电池回收管理现状及对策”研讨会上了解到,我国每年产生的废铅蓄电池数量超过260万吨,但正规回收的比率不到30%。废铅蓄电池回收行业处于无序状态,近80%的废铅蓄电池仍通过个体商贩流入非法回收和处理环节,大量废铅蓄电池被随意拆解处置,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废铅蓄电池正规回收率不足30%

  过去10年来,中国铅蓄电池行业呈高速增长趋势,是全球第一大铅蓄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工信部数据显示,2012年铅蓄电池产量达17486.3万KVAh,较2011年增长了27%。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铅蓄电池回收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也是铅蓄电池消费大国,铅蓄电池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通讯、电力、铁路等行业,其中汽车启动电池、电动自行车用动力电池、后备电源三类约占消费总量的90%。而废铅蓄电池数量也很惊人,每年产生的废铅蓄电池数量超过260万吨。

  工信部2010年颁布的《电池行业重金属污染综合预防方案(征求意见稿)》显示,当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废铅蓄电池有组织的回收率已经超过90%以上,而我国有组织的回收率不到30%。目前我国还没有由蓄电池生产商或再生铅生产厂家建成的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回收网络。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曹国庆表示,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量,个体渠道占50%-60%,废电池流向不规范的再生铅企业是导致铅污染的根源之一。回收环节存在严重的电池“倒酸”,部分再生铅企业不收含酸的废旧铅蓄电池,废酸流向不明,铅污染和酸污染风险很大。目前汽车电池销售量按5000万KVAh测算,其中3000万KVAh为富液,约含15万吨含铅稀硫酸,约含4.2万吨硫酸;近几年含铅废酸倾倒量连年增长,2008年倒酸量合计9.95万吨,2012年 达到26.14万吨。

  据了解,一方面我国废铅蓄电池回收行业总体处于无序状态,废电池流向不规范的再生铅企业,另一方面具有正规回收资质的企业“吃不饱”。

  参考有关资料和专业人员的经验估算,北京市废铅蓄电池的年产生量大约为12~15万吨/年,保守估计不低于10万吨。但北京市唯一一家有回收资质的公司生态岛去年总共仅回收7000吨废铅蓄电池,有组织回收率不到10%。山西省阳煤集团山西吉天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一条10万吨的国内首条铅蓄电池清洁生产闭合循环产业链,但目前仅收到15000吨。上海市目前每年铅蓄电池产生量保守估算在8.5~9.5万吨,而每年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危废转移的仅有0.7万吨。

  废铅蓄电池回收管理面临四大挑战

  “尽管废铅蓄电池是《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49类危险废品之一,对它的回收、贮存和处置都有严格的规定,但在实践中,因缺乏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和监管,存在违法经营和无序竞争的现象。”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杨小明表示。

  杨小明等专家认为,总体来看国内铅蓄电池回收管理存在四大挑战。

  首先,大量非法主体存在于市场,资质回收主体缺乏价格竞争优势。数据显示,2009年再生铅产量约123万吨,再生铅企业200-300家,企业平均规模仅为0.67-0.45万吨/年。由于资质回收企业的回收价格缺乏竞争力,导致企业及铅蓄电池消费者参与的动力不足,资质回收企业回收的废铅蓄电池量不足,也导致现行模式成本难以降低。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