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东北 >> 大连 >> 正文

大连开征扬尘排污费

所收费用作为地方环保专项资金用于大气污染防治
Eedu.org.cn 作者:杨安丽  赵冬梅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7

          

         工人在对即将驶出工地的车辆进行冲洗。 王旅东 摄  

  为有效控制扬尘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辽宁省大连市从即日起开征扬尘排污费。今后,因建筑工地施工、房屋拆迁、填埋、无苫盖煤堆、矿山开采以及煤码头和港口运输等产生的粉尘污染,相关单位都将为此买单。
  交罚款比花钱防尘更划算,守法成本大大高于违法成本
  早在2000年,大连市政府就下发了《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控制大气污染的通告》,要求建筑施工场地周边必须按规定设置标准围挡,房屋建筑要实行封闭式施工,工地出口处要设置清除车轮泥土的设备,做到车辆不带泥土出工地,在城市道路上进行市政设施维护维修、地下管网施工过程中要采用洒水、遮盖或喷洒覆盖剂等措施防止扬尘。
  然而,随着大连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规模的道路拓宽、桥梁改造、填海造地及房屋拆迁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严重影响了大连市的空气质量。
  监测数据显示,大连市2009年全年78.1%的天数里,可吸入颗粒物为首要污染物。据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包娜仁介绍,可吸入颗粒物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扬尘当中颗粒比较小的那一部分,它能够悬浮在空气当中,并能直接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同时也会严重污染城市环境。目前大连市可吸入颗粒物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建筑施工、房屋拆迁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据环保部门测算,工地上的泥土经过车胎碾轧,会形成超细的灰尘,如果施工工地不设置清除轮胎泥土的设备,10克泥土会污染200平方米的范围,这不仅会降低城市空气质量,而且也会给广大市民的生活带来不便,控制扬尘污染已经迫在眉睫。
  根据2000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扬尘造成污染的,最高将被处以两万元罚款。由于行政处罚最高只有两万元,对施工单位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
  施工工地的一位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为了防止车辆把粉尘和泥土带到干净的马路上,要在施工工地出口处设置清除轮胎泥土的设备,每辆车出去之前都用高压水枪把泥冲洗干净,加上长期雇水车、工人,一项工程下来整个费用起码得20多万元。
  在施工路面上采取铺石渣、遮盖场地堆料、定期洒水等措施费用较高,区区两万元的罚款远远低于治理扬尘的费用,守法成本大大高于违法成本。不少施工单位情愿缴纳罚款,也不采取降尘措施。很多产生扬尘的施工单位不采取任何措施,野蛮作业,扬尘污染与日俱增,制度形同虚设。
  开征高额扬尘排污费,迫使施工单位加强环境治理
  大连市环保局在经过充分调研后,出台了征收扬尘排污费的规定,从经济的角度加强对企业的约束,以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工地环境治理。大连市环保局规定,相关企业必须在施工前15天,到环保部门进行排污申报,根据施工性质不同,按一定标准缴纳排污费。如果施工单位扬尘防治措施做得好,环保达标率高,缴纳的排污费就会相应地降低。
  在收费标准方面,根据新出台的《大连市扬尘排放量核算办法(试行)》规定,拆迁1平方米建筑面积征收2.21元,填挖1立方米砂石征收0.81元,装卸1吨散流物料征收0.6元,堆存1吨散流物料年征收0.3元。
  如胜利路两侧大面积拆迁旧建筑约50万平方米,按照规定需要缴纳100多万元扬尘排污费。这对拆迁单位是一项不小的支出。如果拆迁单位不采取控制扬尘的有效措施野蛮施工,环保部门还要加大处罚力度。
  据大连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王建强介绍,征收扬尘排污费,在这一经济杠杆的调控下,足以引起排放扬尘单位的高度重视,转而会千方百计地降低扬尘污染,以减少成本的支出,达到有效控制扬尘排放的目的。
  王建强说,开征扬尘排污费后,环保部门多了一个经济调控手段,通过经济杠杆来促使企业提高守法意识,督促相关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大扬尘治理投入,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尘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收取的排污费用于大气环境污染防治
  通过经济杠杆来促使企业提高守法意识,并不意味着企业缴纳了排污费之后,就可以不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而肆意排放扬尘了。缴纳排污费和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都是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为了有效控制扬尘,大连市环保局还将对扬尘排污企业实行跟踪督察,为扬尘污染防治上了双保险。
  对此,王建强表示,大连市环保局今年要全面开展对建筑施工、拆迁工地、矿石煤粉堆放等行业的集中整治,在征收完扬尘排污费后,还将加大对拆迁施工类似工地的日常监察和排查力度。对未采取洒水及密闭、覆盖等措施造成扬尘污染的,将严格依法限期改正并实施上限处罚。
  环保局收取的扬尘排污费如何使用,也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据王建强介绍,企业交纳的排污费将全部上缴财政,用于大气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作为地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可用于补贴大型企业工厂搬迁改造施工过程中扬尘治理费用,也可用于补贴重点企业的大气污染治理项目等。

  为有效控制扬尘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辽宁省大连市从即日起开征扬尘排污费。今后,因建筑工地施工、房屋拆迁、填埋、无苫盖煤堆、矿山开采以及煤码头和港口运输等产生的粉尘污染,相关单位都将为此买单。  早在2000年,大连市政府就下发了《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控制大气污染的通告》,要求建筑施工场地周边必须按规定设置标准围挡,房屋建筑要实行封闭式施工,工地出口处要设置清除车轮泥土的设备,做到车辆不带泥土出工地,在城市道路上进行市政设施维护维修、地下管网施工过程中要采用洒水、遮盖或喷洒覆盖剂等措施防止扬尘。  然而,随着大连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规模的道路拓宽、桥梁改造、填海造地及房屋拆迁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严重影响了大连市的空气质量。  监测数据显示,大连市2009年全年78.1%的天数里,可吸入颗粒物为首要污染物。据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包娜仁介绍,可吸入颗粒物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扬尘当中颗粒比较小的那一部分,它能够悬浮在空气当中,并能直接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同时也会严重污染城市环境。目前大连市可吸入颗粒物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建筑施工、房屋拆迁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据环保部门测算,工地上的泥土经过车胎碾轧,会形成超细的灰尘,如果施工工地不设置清除轮胎泥土的设备,10克泥土会污染200平方米的范围,这不仅会降低城市空气质量,而且也会给广大市民的生活带来不便,控制扬尘污染已经迫在眉睫。  
  根据2000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扬尘造成污染的,最高将被处以两万元罚款。由于行政处罚最高只有两万元,对施工单位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  
  施工工地的一位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为了防止车辆把粉尘和泥土带到干净的马路上,要在施工工地出口处设置清除轮胎泥土的设备,每辆车出去之前都用高压水枪把泥冲洗干净,加上长期雇水车、工人,一项工程下来整个费用起码得20多万元。  在施工路面上采取铺石渣、遮盖场地堆料、定期洒水等措施费用较高,区区两万元的罚款远远低于治理扬尘的费用,守法成本大大高于违法成本。不少施工单位情愿缴纳罚款,也不采取降尘措施。很多产生扬尘的施工单位不采取任何措施,野蛮作业,扬尘污染与日俱增,制度形同虚设。   
  大连市环保局在经过充分调研后,出台了征收扬尘排污费的规定,从经济的角度加强对企业的约束,以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工地环境治理。大连市环保局规定,相关企业必须在施工前15天,到环保部门进行排污申报,根据施工性质不同,按一定标准缴纳排污费。如果施工单位扬尘防治措施做得好,环保达标率高,缴纳的排污费就会相应地降低。  
  在收费标准方面,根据新出台的《大连市扬尘排放量核算办法(试行)》规定,拆迁1平方米建筑面积征收2.21元,填挖1立方米砂石征收0.81元,装卸1吨散流物料征收0.6元,堆存1吨散流物料年征收0.3元。  如胜利路两侧大面积拆迁旧建筑约50万平方米,按照规定需要缴纳100多万元扬尘排污费。这对拆迁单位是一项不小的支出。如果拆迁单位不采取控制扬尘的有效措施野蛮施工,环保部门还要加大处罚力度。  据大连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王建强介绍,征收扬尘排污费,在这一经济杠杆的调控下,足以引起排放扬尘单位的高度重视,转而会千方百计地降低扬尘污染,以减少成本的支出,达到有效控制扬尘排放的目的。  
  王建强说,开征扬尘排污费后,环保部门多了一个经济调控手段,通过经济杠杆来促使企业提高守法意识,督促相关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大扬尘治理投入,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尘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经济杠杆来促使企业提高守法意识,并不意味着企业缴纳了排污费之后,就可以不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而肆意排放扬尘了。缴纳排污费和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都是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
  为了有效控制扬尘,大连市环保局还将对扬尘排污企业实行跟踪督察,为扬尘污染防治上了双保险。对此,王建强表示,大连市环保局今年要全面开展对建筑施工、拆迁工地、矿石煤粉堆放等行业的集中整治,在征收完扬尘排污费后,还将加大对拆迁施工类似工地的日常监察和排查力度。对未采取洒水及密闭、覆盖等措施造成扬尘污染的,将严格依法限期改正并实施上限处罚。  
  环保局收取的扬尘排污费如何使用,也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据王建强介绍,企业交纳的排污费将全部上缴财政,用于大气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作为地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可用于补贴大型企业工厂搬迁改造施工过程中扬尘治理费用,也可用于补贴重点企业的大气污染治理项目等。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xiexiaoling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