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气候变化困扰下的贫瘠土地

Eedu.org.cn 作者:邱瑾玉    资讯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6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讯 贫困地区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因为其农业和生活更依赖于自然条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更脆弱,适应气候变化的财政、技术和制度的能力也较弱。从30年的减贫实践来看,减少收入贫困人口相对比较容易,而消除气候贫困人口是最复杂、最困难的。

  越来越旱

  从崆峒区地图上看,最上方状如“兔子耳朵”的一块,就是崆峒区最贫困、最偏远、路最难走的村子——火连湾村。

  3月24日上午,记者到达西阳乡乡政府,院子里少见人影,只听见风从耳边呼呼地吹过。乡党委书记吕正春独自一人呆在简陋的办公室,准备当天下午抗旱备春耕的会议材料。

  “这个时间,是乡上最忙的时候,所有乡镇干部都下到村里指导春耕去了。”吕正春说。

  西阳乡全乡人口1万余人,以小麦、玉米等旱作农业为主,是崆峒区西北部塬区典型的无水资源旱作农业生产区。

  得知记者要去了解火连湾村干旱情况,吕正春放下手头的工作,要自愿带路。他说:“不然你们在山里转半天也找不到。”一路走来,确实印证了吕正春的话,到处是岔路口,山路崎岖,颠簸了近一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火连湾村。

  吕正春一路上联系该村村支书,但电话始终无法接通。最后联系道了村文书张保俊,大约20分钟,文书骑着摩托车风尘仆仆地从地里赶来了。

  提起干旱,文书说:“我带你去看看我们以前吃水的地方就都清楚了。”汽车显然无法再继续前进,记者搭上了文书的摩托车,一路沿陡峭的山路朝山沟里骑行。约摸10分钟,文书停下摩托车说:“没路了,只能够步行。”

  文书沿着超过70度的陡坡迈着小碎步往沟底跑去,记者紧跟其后。待到沟底,昔日全村人唯一的水源地早已干涸,土壤虽未龟裂,但已成柔软的一片黄土。“一年前,我们还从这里担水吃呢。”文书说,“如果上面的那口井没有找到水,现在我们连吃水都是问题了。”

  吕正春说:“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没有一次有效降水。”在吕正春的记忆里,前几年春天还会下雪,待到春耕时,地里很湿润。

  甘肃中部、东部干旱如影随形,与现在西南干旱不同的是,在这里,干旱已经成为常态。靖远县扶贫办主任刘立智说:“原来说十年九旱,现在可以说是十年十旱了。”这位扶贫办主任还记得,2007年国家气象局来靖远县调查,卫星资料显示三个红点(干旱区),一个是靖远县、一个是会宁县,还有一个是环县。

  “这可能和全球气候变化有关系。”吕正春说。长期以来,一提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人们更多会想到青藏高原。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甘肃这样的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对全球变暖的敏感程度,丝毫不亚于有“亚洲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

  现有的气象观测数据显示,近几十年来,甘肃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2摄氏度以上,其中兰州、武威、西峰等地偏高达3摄氏度以上,远远高于同期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增加1.1摄氏度的水平。

  平凉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杨晓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平凉地区连续十年春节降水减少,冬春旱增多。”她跟踪观察发现,“平凉近十年来,冬季温度升高,连续十八年处于暖冬。”

  今年“气象日”,甘肃省气象局局长张书余做客新华网甘肃频道说:“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而作为气候敏感区的甘肃,近50年全省年降水总量减少约25mm。”

  干涸的水窖

  地表一片干涸,地下水水位也逐年下降。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驻村干部马永平说:“在这里打出真正的地下水至少需要100多米。”在前往中庄村的路上,时不时会遇到拉水的拖拉机,从镇上拉一方水到中庄的价格是35元。

  从香泉镇到中庄村,其实并没有路。驻村干部马永平说:“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是已经干涸的魏家山河河道。”不能想象,十多年前还是长流河的魏家山河如今已成村道。

  去往靖远县若笠乡的途中,随处可见忙着春耕的农民。在曹砚村,农民贾汝红和妻子在地里正准备起垄覆膜。30多岁的贾汝红戴着一顶火红的帽子,在这苍茫的黄土地上分外扎眼。在这海拔2100米的高山之巅,有一片开阔的平地,曹砚村部分耕地就位于这片平地。甘肃省靖远县若笠雨水积蓄利用工程800眼水窖也位于这片开阔的平地,担负着补灌1600亩耕地的任务。

  贾汝红在这里有12亩耕地和3口能够储蓄4立方水的水窖,揭开水窖的盖子,里面几乎快要干涸了。贾汝红说:“去年冬天下了一点雪,但是这里周围没什么遮挡,风一吹,落雪全被刮到山沟了,地里一点残留都没有了。”说着,他随手用铁锹深深地往地里挖下去,“你看全是黄土。”

  贾汝红告诉记者,我们要去的若笠乡比起他们村,干旱还要严重得多。

  一路上,我们不断超越一辆辆满载着砂石的载重汽车,扬起的黄土,如同一场沙尘暴。有村民告诉记者,去往若笠的方向正在修路,那些载重汽车拉的就是铺路的砂石。一个小时后,我们碰上了修路的村民,他们说:“再往前,路就很难走了。”果然,山路上的黄土足以漫过脚面,黄土下面,到处是不知深浅的坑洼。

  在若笠乡的一个村子,记者的出现引起了村里人的注意。一位村妇远远地从沟底爬上来,截住了记者,“你是不是给我们送地膜的?”原来,持续的干旱已经让这里的耕地无法保墒,需用地膜覆盖才能够达到保持水分的目的。

  记者随意走进一户人家,住在这里的是陈西素(音)老两口和他们上初中的孙子。和老人聊起天气,他笑着说:“没下大雨十来年了。”之后,老人就陷入到了对年轻时代的回忆里,“以前羊在山上吃草,能够看到踩踏出来的小道,现在的山光秃秃的了。”在老人少时的记忆里“雨下得能把房子下漏了”。

  老人家的水窖早已经被一堆柴草覆盖,“早没有水了。”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