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兴凯湖自然保护区新发现15种鸟类
新华网哈尔滨5月24日电(记者孙英威)经过多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家族”进一步壮大。据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科研部门调查,保护区内今年又新发现了15种鸟类,使保护区内鸟类种类增至24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增至9种。
兴凯湖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保护区主要以珍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生态系统为主,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也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水鸟迁飞区和栖息地。为保护兴凯湖地区生态资源,促进鸟类种群恢复,保护区管理部门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据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科研所所长刘化金介绍,今年春季降雪量大,土层解冻晚,鸟类觅食地被大雪覆盖,候鸟迁徙时间比往年晚了半个多月。保护区通过人工定量投食、人工筑巢等方式,对从日本、韩国、朝鲜等远途飞来的鸟类群体及东方白鹳等国家级保护鸟类进行特殊监护。同时,增设管护站、增加管护人员,建立起巡护制度。
保护措施的加强使鸟类迁飞、栖息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兴凯湖自然保护区今年最新的鸟类监测报告显示,科研人员今年相继发现了白头鹤、白腰草鹬、小太平鸟、鹪鹩、灰脚柳莺、黄雀等15种鸟类,其中白头鹤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5年,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拥有大面积沼泽、森林和湖泊,原始状态保存完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每年春秋两季鸟类迁徙期,途经此处的候鸟可达到250万只左右。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