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二五”能源发展建设规划发布
生物质燃料要搞试点
规划提出,到2015年,新增生物质燃料利用量10万吨。
【解读】 “北京将按照‘不与民争粮、不与粮争地、不破坏环境’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下一步计划以试点示范为先导,有序发展生物质燃料。” 王英建说。
【现状】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地区用能仍以散煤、秸秆、薪柴为主,农村能源服务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
【措施】 充分利用餐厨垃圾等生物质资源,示范建设生物质液体燃料项目;坚持“以农惠农、以林养林”,在资源和应用条件较好的地区,选择有代表性的重点镇、重点村及苗圃等设施农业推进生物质成型燃料供暖示范项目建设。
新名词
统筹区域能源
区域能源体系是能源规划首次提出的新概念,用新理念、新技术、新建设管理模式,统筹一个区域内的电力、燃气、热力等能源设施布局,包括通州运河核心区、丽泽金融商务区、未来科技城、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海淀北部新区等一批新兴高端产业功能区。
智能电网
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电网。建设智能电网有利于全面优化电力系统,实现全社会用电效率最高、消耗最少、成本最低。
新能源汽车
根据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规定,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主要天然气管线建设项目
陕京三线
陕京三线由陕西榆林经山西省、河北省到达北京市,全线总长约1026公里,理论输气量150亿立方米/年。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为榆林-琉璃河段,供北京20亿立方米/年;二期为琉璃河-西沙屯段,2012年全线建成后供北京约50亿立方米/年。
陕京四线
陕京四线是长庆气库配套外输干线,起点自陕西榆林外输首站,终点到达位于顺义的高丽营末站,干线途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5省市区,全线总长约1036公里,理论输气量150亿立方米/年,建成后供北京约30亿立方米/年。
大唐煤制气
大唐国际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年产4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SNG)项目是北京市“十二五”期间有力的补充气源。该项目计划分三期实施,计划投产时间分别为2012年、2013年和2014年,每期年产天然气13.5亿立方米。建成后供北京约40亿立方米/年。
唐山液化天然气
中石油规划在华北地区建设唐山LNG接收站1座,主要向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供气,该项目计划2013年底建成投产,预计供北京约28亿立方米/年。唐山LNG外输管道将气化的LNG输送至永唐秦管道唐山分输站,通过永唐秦管道及陕京四线通州-宝坻支干线,由通州供应北京。
增加气源通道和门站设施。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和中石油的支持,“十二五”初期完成陕京三线工程,中期完成陕京四线工程(含煤制气并入工程),末期完成唐山LNG工程。开展俄气前期研究。以中石油长输管线为基础,形成10兆帕高压外围大环,为六环路管网和大用户用气提供保障。新建西沙屯、高丽营、京平(李桥)、西集等输气门站。到2015年,基本形成多气源、多通道、多方向供应格局。本报记者 孟为 实习生 黄东红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