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渤海明珠"展新姿
“天女木兰”沁人心脾
□ 墨 芳
据说,天女木兰是一种古老而稀少的植物,也是当今昂贵的香水材料。现在世界上仅存三处,而只有秦皇岛的祖山这一处是成片生长。天女木兰花清香素雅,高贵脱俗,是花中珍品。每年6月中旬开花,花期一般20天左右,过期不再。有朋友曾五去祖山都无缘一见。
6月中旬,朋友们组织了一次祖山之行,对我来讲纯粹是为了天女木兰。
初夏的秦皇岛,还没有进入旅游旺季,然而慕名而来的游人已是络绎不绝。车到祖山旅游区才早上8点多,早已有捷足先登的人们三三两两上山了。
从山下望上去,满眼的葱茏油绿,天空湛蓝纯净,剔透得没有一丝云彩。山风习习,耳畔簌簌。呼吸着山间清凉的空气,仿佛人也透明了此刻的心情。
我们的汽车沿着山路盘行而上,越往高处,景致越峻秀,到了海拔一千米左右,车子开始在丛林里穿行。高高矮矮的树木呈现浓浓淡淡的绿意,更有淡紫色的云烟萦绕其间,仔细看去,是路两边丛林里的野花开得正艳。阳光透过树木细致地倾斜下来,如一根根金黄色的琴弦被山风拨响,使眼前的景色充满生机。
一时间,我有些迷失了自己,仿佛都融入了这片山林之中。我便相信了只有这清幽的神仙境地,才能使至真至美的天女木兰从远古一直芬芳到如今。
天女木兰在哪儿呢?一条仅容一辆小车穿行的林间小路,像时光隧道无限地拉长了我的思绪,等待变成了一个妙不可言的过程。
下了车,十几个人沿着曲折的山路走了约一刻钟,空气中开始有一股淡淡的香气像个精灵似地在衣鬓间若隐若现,叫人捉摸不透,却越发地心旷神怡。循香走去,一个“天女木兰园”的标示牌告诉了我们暗香的来源。拾阶而下,人在景中,景在心里,如临梦境似地来到一处幽静的所在,我终于见到了天女木兰。
这是山凹的一个阴坡,十几株天女木兰分散在绿树丛中。想象中的天女木兰是单株单花的草本植物,若非亲眼所见,绝不会相信珍贵的天女木兰花会数不胜数地缀满枝头。
那一树树的花朵儿从容地盛开着,每朵花都像一只洁白的小碗儿,有小孩子的拳头那么大。花瓣很厚,边缘却薄如蝉翼,丝一样有着透明的质感,花蕊是玫瑰色。墨绿色的叶子光滑油润,衬得白色的花朵圣洁高雅,超凡脱俗。各色野花在天女木兰的面前黯然逊色,这片山林因天女木兰而与众不同。
天女木兰何以生得如此不俗呢?传说很久以前,天宫里一个淘气的小仙女被祖山的风景吸引,偷偷下凡来游玩,玩累了便在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小憩,这就是现在传说中的“仙女云床”。谁知她一觉睡到天光近晚,醒来后急急忙忙离去时,散落了插在鬓间的花朵,那花儿落到山里便长成了今天的天女木兰。
人有人格,花有花品。千百年来,天女木兰在深山中承风沐雨,抱贫守志,独具一格。从不因世人的赞赏而媚俗,她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高贵品质。
人不也一样吗?素心如许才是真香所在啊!
“碣石观海”美不胜收
□ 黄 军
河北省昌黎县黄金海岸旅游区内的碣石山,巍峨挺拔,高耸入云,周围有大小近百座峰峦簇拥丛聚,主峰海拔695.1米,是渤海沿岸最高的山峰,东距渤海仅7.5公里。
这里山清水秀,溪水潺潺。高峰隐寺,幽谷涧鸣。春天山下一片片、一簇簇盛开的杏花、梨花和桃花,争奇斗艳,到处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夏天,浓荫覆盖,是一片绿的海洋;秋天,山下那绵延几十里的果树园里,硕果累累。唐代诗人刘叉游历碣石山时,曾留下了“碣石何青青,挽我双眼睛,爱尔多古峭,不到人间行”的诗篇,道出了古人留恋碣石,乐而忘返的意境。古往今来,先后有秦皇、汉武、魏武、唐宗、北魏文成帝以及诗人墨客、英雄豪杰,东临碣石,或观海览胜,或吟诗刻铭,或勒石记功,或宴饮游乐,留下了千古遗踪,使碣石山名声大振。近几年来,随着知名度的提高,一批批游人,来此发“碣石思秦皇”,“观海忆孟德”之遐想,临风凭吊,抒发情怀。
整个碣石山分东五峰和西五峰。由碣石山道越千级石阶而上,一路奇峰凌空,怪石嵯峨,峰回路曲,鸟语花香,极富山林野趣,可欣赏“水岩春晓”、“石洞秋风”、“东峰耸翠”、“西嶂排青”、“凤翥祥峦”,“碣石观海”等各具特色的十大山景。
其中“碣石观海”,也叫仙台顶,为古今观海胜地。历史上遗留下了大量石刻、碑文、诗篇和文章。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汉武帝都曾登临碣石山仙台顶,观览渤海壮观景色。东汉建安12年曹操东征归来,也曾“登临碣石,以观沧海”。游人登上仙台顶,举目远眺,方圆百里景物尽收眼底。
仙台顶分前后两顶。前顶名曰“碧云峰”,古称“仙人台”,峭壁上有明代县丞徐大可题的“碧云峰”三个大字。顶上有石棋盘,棋盘旁的石凳前,有深深的石上脚印。相传为当年八仙中的张果老和曹国舅对弈时所遗。顶后不远处有“果老院”、“湘子洞”等古迹遗址,相传为当年张果老和韩湘子修行得道的地方。西面峭壁上有一瀑布泉,溪水穿石而过,常年不断。
“东峰耸翠”,在东五峰。其形如笔架,迤逦青秀,怪石林立,山涧有一洞,名曰柏源,洞内有石佛。前东、西各有一井,深不过丈,常年满盈,水甘洌可口。
“西嶂排青”,在西五峰。其山峰形状各异,环列如屏。山上青松如画,遮天盖地。山腰有一平台,台上有唐代大文豪韩愈的祠堂。革命先烈李大钊生前曾多次到此游览,并两次避难居住于此。
碣石之美,美不胜数。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秦皇岛昌黎野生珊瑚菜进国家“保护圈” 秦皇岛拒绝30亿投资 牺牲GDP誓保"夏都"碧海蓝天 "候鸟"再飞临秦皇岛 在沿海湿地尽情飞舞 秦皇岛生态改善 湿地恢复 引来灰鹤无数 秦皇岛:加强海空域防控 确保奥运安全 秦皇岛加强空气污染治理 秦皇岛开展百日整治行动 秦皇岛市投资1.6亿改善大气环境 迎接奥运会召开 “畅想绿色未来奥运城市之旅”走进秦皇岛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