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海岸带 构筑海洋生态屏障
碧海潮平,金沙细软。3月30日,昌黎翡翠岛的海洋风光让燕赵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成员叹为观止。随行的昌黎县副县长林国明介绍说:“翡翠岛是我国7个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岛上是鸟类的王国,还分布有沙参、白苇等多种药材,也是珍贵的‘文昌鱼’分布最高的地区之一。为了保持自然生态环境免遭破坏,除了一些基础设施以外,岛上几乎没有建筑、没有宾馆,一切都是很自然的状态。”
然而,像翡翠岛这样自然的海岸带在我省为数不多。
海岸带成为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带”
海岸带是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一定宽度的地带,素有第一海洋经济区之称。
“海岸带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生产力内外双向辐射,在土地资源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时,海岸带成了沿海省份发展的‘黄金地带’。”省国土资源厅相关专家介绍说,这也促成了大量生产要素越来越向沿海聚集。
采访期间,秦皇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高栋介绍说:“秦皇岛市的发展就是建立在162.7公里海岸线和相关海域基础上的。截至目前,秦皇岛市已开发利用的海岸线长度122公里,约占岸线总长度的75%。依托滨海资源优势,我们先后建设了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产业聚集区、北戴河新区、昌黎干红葡萄酒产业聚集区等多个产业聚集区。”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唐山市以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和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四个中心点,贯通“四点”来打造“沿海经济带”,而这条隆起带正建设在渤海海岸带上。按照相关规划,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填海面积将控制在215.92平方公里以内,乐亭临港产业聚集区填海面积控制在15.60平方公里以内。
沿海地区在承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近岸环境也正面临着新压力。2010年《河北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我省滨海地区海水入侵状况未有明显改善,部分岸段甚至有加重态势。秦皇岛区域土壤盐渍化程度较轻,唐山和沧州区域盐渍化程度较重。
省海洋局局长王保民向记者介绍说,沿海地区大规模开发利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造成河道断流、湿地萎缩、海水入侵、林地减少、物种减少。近岸陆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又导致了由河流、湿地、沙坝、海岸林、自然保护区构成的生态屏障弱化,保护海洋的功能退化。
保护区与经济建设争海、争地矛盾仍存在
“虽然秦皇岛海岸线开发利用强度很大,但在自然保护区作用下,保护区内的翡翠岛近岸环境还是非常好的。实践证明,建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海洋环境的一个有效措施。”省国土资源厅海洋环境保护处处长杨黎军向记者介绍说,目前,我省拥有各类海洋类型的自然保护区5个,然而相较于我省487公里的海岸线来说,这5个自然保护区所能保护的范围还是很小。
“现在说起建海洋自然保护区,个别地方政府就有畏难情绪,总以为建了保护区就不能开发了,这个想法非常错误,其实在保护区的试验区是可以适度开发利用的。”省国土资源厅总工程师肖桂珍说,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地方文明的象征,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才能逐步缓解保护区与经济建设争海、争地的矛盾。
在乐亭县——我省第一沿海大县,记者切身感受到了这一积极的转变。“我县海岸线总长124.9公里,占唐山市的二分之一,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海域内分布着大小岛屿62个。为进一步加大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我们在已有的石臼坨诸岛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今年又申报了唐山湾三岛海洋公园项目。”乐亭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黄玉刚对记者说。
修复近岸环境构筑海洋生态屏障
滩涂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护岸减灾和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功能,入海河口是许多重要海洋经济生物的产卵场、索饵场和栖息地。这些地区以及近岸防护林、沙滩等共同构成了陆地环境向海洋环境延伸的缓冲区。
构筑海洋生态屏障,省环保厅总工程师王路光建议,要合理调度入海河流水资源,恢复入海河流输沙功能,以改善近岸海域沉积环境;加快防护林带建设速度,阻止沙滩和沙丘退化趋势。同时,在入海河口上,可以采取截污、河口清淤、建设河口橡胶坝、设置河流湿地缓冲区、延伸河口入海通道回转路径、培植防污性能强的植物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整治,减少随河流下泄入海污染物总量。
事实上,为了遏制海洋水质恶化和海岸侵蚀趋势,我省各地也在积极探索修复措施:秦皇岛市今年就制定了《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谋划了总投资117.5亿元的10项重点治理工程,逐步开展工业污染源治理、入海河流污染治理、侵蚀岸滩修复、沿海防护林建设等。唐山市则争取资金6000余万元,连续两年在唐山湾三岛及周边海域开展内海清淤、退堤还海、岸线整治等工程,以保护近岸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海岸带生态系统正在恶化 专家支招如何缓解改善 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到獐子岛开展海岸带环保工作 《海南省海岸带生态保护战略研究》通过评审 探寻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海岸带开发:为发展留下余地 为子孙留出空间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