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培育推广50多种原生抗旱植物发展节水生态
新华网呼和浩特4月25日电(记者李云平)经过多年努力,内蒙古草业科技专家目前已成功培育出50多种原生抗旱植物,并逐步应用到节水生态建设中,达到低碳、低成本的生态效果。
据了解,近年来,内蒙古蒙草抗旱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培育、开发具有节水、耐旱、生命周期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的当地原生草种,成功引种、栽培当地野生草种100余种,推广利用冰草、景天、蒙古扁桃等近50种植物,完成生态建设项目200多个,总面积逾2000万平方米。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王林和说:“目前,这50多种原生抗旱植物正在内蒙古部分城市的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中推广应用,用水量仅为进口草的10%,节水效果明显。”
针对部分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的现象,内蒙古草业科技专家计划从全国各种耐寒、耐旱和耐盐碱植物中提取基因片段,利用转基因技术,重点引种、驯化、栽培乡土植物,进一步培育具有节水耐旱、耐盐碱等优良抗逆性植物,并应用到“节水、节能、节地”的生态建设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浐灞“水生态”成就美丽梦想 荆门规划“五湖连通” 海西州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保障湿地水生态 甘肃将投资14亿治理酒泉“母亲河”生态 种植浮岛植物治理湖水 武汉将设“湖长”长效保护水生态 全省江河湖泊生态显著改善 让水生态良性循环 以水定城 湿地再现 山西成首个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省 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长江委启动大规模江源考察 局部水生态环境恶化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