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造林增绿 两轮生态城市建设植树110万亩
近日,家住河北区的乔女士搬家时发现了几件“古董”她原来常戴的几块丝质纱巾。近几年,随着本市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她出门时纱巾再也派不上用场了。她告诉记者,身边很多姐妹都很少用纱巾了。
记者查询国家环保部历年空气质量数据发现,从2007年开始,每年3月、4月、5月,本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基本在80天上下徘徊,最好的一年出现在2009年,为87天,而2006年,这一数据是71天。
本市近年来围绕国家对天津生态城市的定位,实施绿化工程和净化工程,使津城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特别是近4年来,本市推进绿色天津建设,累计种树110万亩。从去年开始,又在环城四区规划建设4座郊野公园,明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此外,通过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本市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沿河、路、渠建起了宽幅林带。
如果说大面积林地和郊野公园是一个个为津城提供新鲜氧气的“绿肺”,那么,遍布津城的大小公园和道路绿化就是一个个“肺泡”。据了解,本市连续4年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新建提升改造绿地1.5亿平方米,新建改造提升公园149个,建成京津塘等高速公路和外环线沿线570公里绿化带,对区县道路、入市道路、京津城际铁路沿线进行绿化提升,明显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此外,本市还实施净化工程,重点对烟煤型污染、建筑工地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进行治理,收到了明显效果。从今年开始,本市采取财政补贴与限行相结合的办法,用4年时间,淘汰车龄长、污染重的“黄标车”11.3万辆,让津城市民每天都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记者孔令彬)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