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北 >> 天津 >> 正文

天津造林增绿 两轮生态城市建设植树110万亩

Eedu.org.cn 作者:孔令彬    资讯来源:渤海早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19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春季本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已达67天,到月底有望超过75天。津城春季有望实现连续6年收获75个以上“蓝天”,这得益于本市连续实施的两轮生态城市建设,大面积植树造林和提升改造城市绿地,在美化景观的同时,这些“绿肺”也改善了天津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

  近日,家住河北区的乔女士搬家时发现了几件“古董”她原来常戴的几块丝质纱巾。近几年,随着本市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她出门时纱巾再也派不上用场了。她告诉记者,身边很多姐妹都很少用纱巾了。

  记者查询国家环保部历年空气质量数据发现,从2007年开始,每年3月、4月、5月,本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基本在80天上下徘徊,最好的一年出现在2009年,为87天,而2006年,这一数据是71天。

  本市近年来围绕国家对天津生态城市的定位,实施绿化工程和净化工程,使津城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特别是近4年来,本市推进绿色天津建设,累计种树110万亩。从去年开始,又在环城四区规划建设4座郊野公园,明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此外,通过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本市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沿河、路、渠建起了宽幅林带。

  如果说大面积林地和郊野公园是一个个为津城提供新鲜氧气的“绿肺”,那么,遍布津城的大小公园和道路绿化就是一个个“肺泡”。据了解,本市连续4年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新建提升改造绿地1.5亿平方米,新建改造提升公园149个,建成京津塘等高速公路和外环线沿线570公里绿化带,对区县道路、入市道路、京津城际铁路沿线进行绿化提升,明显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此外,本市还实施净化工程,重点对烟煤型污染、建筑工地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进行治理,收到了明显效果。从今年开始,本市采取财政补贴与限行相结合的办法,用4年时间,淘汰车龄长、污染重的“黄标车”11.3万辆,让津城市民每天都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记者孔令彬)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