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北 >> 天津 >> 正文

天津滨海新区建设人工湿地 生态治污废水变清泉

Eedu.org.cn 作者:袁晓峰    资讯来源:渤海早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1-5

  记者从天津滨海新区获悉,新区成立以来,通过建设、改造提升人工湿地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开发区西区湿地公园、临港生态湿地公园、大港湿地公园等一批生态湿地公园建成并投入使用。滨海新区率先使用生态治污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工业水资源净化、再利用的国际性课题。

  滨海新区环保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采用让企业自行配备污水净化系统的环保方式,这给企业投资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新区为了降低企业投入,营造美好生态环境,积极通过建设生态净化湿地,使用生态降害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工业废水处理的难题,并大幅提高城市和工业区内的绿化感观效果。

  昨日,记者来到开发区西区人工湿地,茂盛的芦苇绵延,香蒲、野燕麦、狼尾草等十几种植物郁郁葱葱。开发区西区综合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人工湿地的水源主要是企业所产生的废水,废水通过管道输送至进水泵房、曝气沉砂池、气浮池、综合用房、出水池、污泥泵房和污泥浓缩池,进行统一的除渣、除藻、消毒、脱泥等工序。然后与雨水一起进入湿地循环系统,经过耐碱植物、氮化植物等生态治污方法,进行二次生态净化后,水质可达国家A类标准。自2011年8月投入使用以来,西区人工湿地每年实现减排化学耗氧量约60吨,年节水约300万吨。

  另据了解,63万平方米的临港生态湿地公园和140万平方米的大港湿地公园于今年中期先后投入使用,为这两个地区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保障。据统计,临港生态湿地公园每天可对1.75万吨污水进行生态净化,最终实现工业区污水“零”排放的目标,而大港湿地公园为该地区生活区与工业区之间建立起一条“绿色屏障”。

  据本市生态环境专家介绍,按照国际通用的计算方法,1平方公里湿地每年可产生废水治理、空气净化等各类生态经济效益2亿元,根据滨海新区现有湿地面积计算,新区湿地每年产生的生态经济效益就超过千亿元,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记者 袁晓峰)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