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故里的绿色胜境
林中村镇 让规划和绿化意识引领行动
生态村镇的创建,首先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优良的自然环境只是前提和基础,人的能动性和积极作为才至为关键,殷涧镇注重科学规划,增强绿化意识,以规划和绿化意识较好地指引了绿化行动。
凤阳县殷涧镇位于县城正南20公里处,镇内水产、矿产、山场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国土面积 208平方千米,辖11个村,辖区内有2个国有林场,1座中型水库,风景秀美,人文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自然生态条件甚为优越。
为做好生态村镇的创建工作,殷涧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林业、绿化村镇工作当做维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扩大资源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大事抓实抓好,并本着山水园林相映成趣、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理念,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制定了绿色生态村镇创建总体规划。所辖11个村中有10个村的100多个村民组依山傍水而建,并且近年来,镇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林业,镇、村、组绿化植树、退耕还林2万余亩,镇域内的白云山、大银山林场封山育林近20万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65%。经过努力,现已逐步呈现出“镇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色景象,成为皖东大地上的天然“氧吧”,使全镇绿色生态建设在科学规划、稳步实施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今年回老家感受最深的是家乡的生态好了,路旁的树、村庄的树、田野的树、小山上的树,它们为生态家乡添置上一层绿色的屏障,过去穷山恶水的地方现在变成了天然氧吧!”安徽省博物馆原副馆长李辉回家探亲时如是称道。
规划方案只是行动的航标,具体的工作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用点点滴滴的行动去贯彻落实,从而才能把无形的理念转化为现实的绿色。
在绿化的同时,这个镇对环境基础整治也常抓不松,经常开展以改水、改厕、改圈、街道村庄清理整治为内容的卫生清洁活动,对农户家院内外、露天场所、粪坑简厕、淤堵下水道、污水沟等进行改造,对家前屋后、街道等处的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吴窑村民组组长朱文同高兴地说:“没想到我们吴窑今天能变得这样好:我们村庄过去的土路变成沙石路,今天又变成青石板路;村庄的古树得到保护,村内建起了标准厕所,村庄配备了环卫工人,政府出钱为我们打扫卫生,村庄一天到晚干干净净。过去无人问津的穷山沟,现在引来了外地很多游客和来此拍婚纱照的新郎新娘们。”近年来,镇政府投资100多万元,成立了环卫队,配备了车辆,建起了三座现代化焚烧炉,日处理垃圾5吨左右。2011年,又斥资320万对镇政府所在街道进行绿化、亮化、美化建设,对下水道进行高标准改造,使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为了让绿化工作更好地开展,更好地维护好绿化成绩,为绿化事业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殷涧镇在加强绿化管护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大力加强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建设和苗木绿色产业化体系的发展,为绿色生态村镇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述举措的实施,使一个绿树成荫、生态优美、绿色葱茏和林木繁盛的绿色生态的殷涧镇呈现在世人的眼前,而此次“安徽省生态乡镇”和“安徽省生态村”荣誉称号的获得,正标志着该镇在此项工作上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